第(1/3)頁 南巡隊伍浩浩蕩蕩,從京城出后,先在南苑行宮停頓數(shù)日,換下盛裝,輕裝上路。 先取道天津,再至保定、石家莊,而后取道向東,出了直隸地界,到山東德州,又到了濟南府。 這一路上都是大清最繁華安定的地方,官道兩旁處處可見成片成片連到天邊的翠綠農(nóng)田,在田中忙碌的農(nóng)夫看到皇帝的車馬儀仗,紛紛放下手中農(nóng)活,拜倒在田地中。 一路上的城市都是繁榮富庶,百姓安居樂業(yè),官員政績斐然,處處都是歌舞升平之象,耳聞目見皆是太平盛世之景。 康熙的心情自然也是極好,每到一處就興致勃勃的問東問西。 康熙的問題有些是隨口瞎問,有些則是角度刁鉆,非精通之人回答不上的。 在保定時,康熙就曾邊吃驢肉火燒邊問保定知府:“一只驢從生出到做成火燒,需要多久?” 保定知府腦門上當(dāng)場汗就下來了,可憐他堂堂從四品官,為接駕準(zhǔn)備了一腦子的政務(wù)數(shù)據(jù),就等著康熙問保定府人丁幾戶?稅銀幾何?之類的問題呢。 沒想到康熙上來就問畜生的事情,他從兩歲起就學(xué)圣賢書去了,勉強分得五谷已是不容易,又沒養(yǎng)過家畜,又不愛吃驢肉火燒,哪里知道驢子長成需要多久。 當(dāng)場便僵在原地,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康熙慢悠悠吃完了驢肉火燒道:“朕路上問過了,一只驢子長成,最快也要一年,而一頭豬長成最快只需半年不到。” 保定知府腦子轉(zhuǎn)的飛快,當(dāng)場磕頭道:“臣明白了,驢肉雖味美,卻抵不上豬肉高產(chǎn)飽腹,保定驢肉火燒乃是一絕,但也不能為了滿足富人的口腹之欲,而使百姓難以果腹。” 康熙微微一笑道:“罷了,起來吧。” 保定知府顫巍巍的從地上爬起來,偷偷長出一口氣。 他運氣好,沒答上來康熙的問題,也沒如何懲處。 但有些官吏就倒霉了,比如河間府知府,不通政務(wù),答錯了河間的田畝數(shù),被康熙打了十大板,吳橋知縣被百姓告了御狀,當(dāng)場就被康熙免了職。 反正就是一路以來,有人得意,有人失意,大小官員都被康熙鬧了個提心吊膽。 南巡車架還未至濟南,山東巡撫李煒帶著濟南知府等一眾大大小小的山東官員在城外五十里迎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