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塵埃落定-《經濟大清》
第(2/3)頁
康熙初年,土地還沒有清末那么金貴,通常都在五六兩銀子上下,而且因為人口較少,各地都有許多荒地,只要愿意出錢,很容易便能買到大量土地。
只是因為佃戶少,地主們勞力不足,也不會去購置土地,所以這一時期土地交易極不活躍。
良鄉這地方是出了名的窮縣,土地出產少得可憐,百姓們將田產換成銀子,換成臨近富縣的土地,雖然土地少了,但田產反而會增加。
最關鍵的是,今年春天,降雨極少,可以想見難免又是個荒年,但凡有點腦子的都會知道怎么在田產和銀子間做決斷。
交割處,一個范家伙計坐在坐在桌前,不斷校對這地契和田冊記載。另一個伙計則拿出銀刀和秤將銀錠切成小塊的碎銀子。
范家的銀子都帶著一股土腥氣,這是常年埋在地下導致的,不過賣地的百姓們并不在意這些。
范毓奇隨手拿起一張地契在陽光下看,這張地契已經有了年頭,紙張都已經發黃,邊角都有些破損,不過上面明確寫明了土地的方位和田畝大小,注明了地主的名字還有手印,最后要有縣衙的官印。
范毓奇伸出手,在官印上仔細摸索,鮮紅凝實,而且沒有掉色,不是剛蓋不久的。
他又輕揉了那張地契,紙張沒什么聲響,不是做舊紙。
他做了幾十年田地買賣,這張確實是如假包換的地契。
將地契放回去,范毓奇又跟上一個買完地的農戶,那老農約莫在四十左右,只是干農活的容易顯老,看樣子有花甲年紀,見范毓奇過來還有些害怕,將碎銀子趕緊塞進腰帶里。
范毓奇用直隸口音道:“老哥,這地好好的為啥要賣呢?”
老農聽了這話頗為傷感:“好好的,誰愿意賣地啊,都是沒法子,老天爺不給活路啊。”
范毓奇領著那老農到茶攤邊上,將范清洪那碗一口沒喝的粗茶遞給他,老農排了許久的隊,早就渴的受不了了,端起碗,光光幾口,就把涼茶喝了個干凈。
范毓奇本身年紀也在五十上上,加上打扮的樸素,又是直隸口音,老農便道:“老弟,你別看這田挨著渾河,但用不上渾河水的,與其走那么一兩里路到河邊,還不如去打井水……”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古交市|
通海县|
南宁市|
红安县|
永嘉县|
西贡区|
祥云县|
紫金县|
安阳县|
洮南市|
石门县|
赞皇县|
文登市|
东光县|
拉萨市|
舞钢市|
法库县|
普宁市|
镇安县|
德安县|
茂名市|
抚宁县|
馆陶县|
新泰市|
寿宁县|
台北市|
庄浪县|
临城县|
厦门市|
淄博市|
乐平市|
泰安市|
孟津县|
夏邑县|
大英县|
德格县|
玉溪市|
长葛市|
怀安县|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