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丙子換局-《經濟大清》
第(1/3)頁
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李氏朝鮮的崇禎六十七年。
新年伊始,李氏朝鮮便發生了一件大事,朝鮮王上李焞重新啟用西人黨,許多因貪墨事件被牽連下馬的西人得以再次回到朝廷,而一時間風頭無兩的南人黨則遭受重創。
先是南人領袖領議政閔黯因貪墨被當朝斬首,后是捕盜廳大將朝鮮王妃的兄長張希載領兵造反,并挾持王妃逃往北方。
西人趁機在朝堂上提出迎回被廢黜的閔王后,并暫定為閔妃,也受到了李焞許可。
因今年是丙子年,所以朝堂上的這次變天,被士子們稱作“丙子換局”。
民間,孝仁王后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此時孝仁王后生死未卜,而王上卻急于接舊人回宮,受到了不少民間百姓的唾罵,甚至有不少士子也作詩譏諷。
有礙于民間的反對,閔妃只是被暫定了名頭,卻遲遲未能接回宮中。
除此之外,民間對“丙子換局”還有另一種說法,西人領袖右議政金春澤兵變造反,已將李焞挾持囚禁,并假借王上名義捉拿王后張玉貞以及世子李昀,捕盜廳大將張希載率兵保護王后及世子,一路向北行去,以待援兵。
這種說法,很好的照顧了李焞和張玉貞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既沒有三心二意的王上,也沒有背叛國家的王后,一切都是奸臣干的,還為王上和王后間的愛情蒙上了一層悲劇和奇幻的色彩,更為廣大百姓所喜聞樂見。
而對士子們來說,這種說法也更禁得起推敲。
一來,能夠解釋為何王上驟然對南人發難;二來,可以解釋一向對國家忠心耿耿的張希載為何會驟然反叛;三來,可以解釋為何王妃回離開王城。
出于種種原因,雖然官方宣揚著一種說法,但民間另一種說法卻悄然流行開。
朝鮮各方將領也是天然分成南人西人兩派,西人將領自然愿意相信官方的說法,而南人將領自然同意民間的猜測。一時間南人、西人相互猜忌,舉國上下一派劍拔弩張的對峙之勢。
若是朝廷處理不好,國家可能便要陷入四分五裂的戰火之中。
此時張希載和張玉貞的車隊已經離平壤只有一半的路程了,出宮時他們受到了很多的阻礙,拼死才殺出重圍,但離漢城漸遠,李焞對地方的掌控也在逐漸減弱,以至于他們現在可以明目張膽的走在街上,接受著周為百姓的歡呼和跪拜。
雖然李焞掌握著朝堂,但南人勢大,地方將領也多為南人,西人將領兵力看顧南人尚且不夠,更遑論去截殺張玉貞。
況且平壤是張家所在,又是南人黨勢力最深之地,李焞更加不敢派兵貿然前去挑釁南人。
但若是派殺手前去,殺了張玉貞,則中了民間謠言的下懷,他這個王上在百姓心目中就真成了被權臣操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邹平县|
乌拉特前旗|
区。|
胶南市|
沙湾县|
松溪县|
青海省|
六安市|
玛曲县|
肥东县|
台东县|
孟连|
扶绥县|
厦门市|
西安市|
涡阳县|
蕲春县|
永平县|
迭部县|
巩留县|
澎湖县|
石家庄市|
宜章县|
鄂温|
鄂伦春自治旗|
云阳县|
海宁市|
清徐县|
九江县|
临夏县|
垦利县|
河间市|
万安县|
牡丹江市|
赤水市|
昌江|
宜阳县|
句容市|
深州市|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