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勿庵先生道:“不錯,臺上姑娘所奏,正是出塞曲,而此詞寫得也正是塞外大雪紛飛之景,詩中有披靡天下之象,兼有王霸之氣,若是老朽猜得不錯,這是閣下為圣上大勝葛爾丹所作吧?” 胤祚道:“老先生厲害,一語中的,只是這詞確是在下剛剛做的,聽聞漠北大勝,已心中有感,借姑娘一曲《出塞曲》揮發(fā)出來。” 娘炮道:“放屁!你根本沒聽出那是出塞曲!” 勿庵先生道:“昭君出塞,是我中原王朝不得以屈從匈奴,而閣下這首《出塞》,確是我大清北擊賊寇,同樣出塞,別樣心情,又相互暗合。嗯,這位公子說以琵琶為題,確是審錯了,老朽說的是以‘一曲琵琶’為題。故以出塞曲而有感,卻也不算出題,公子能寫出此等佳作,看來之前所說并非狂言,倒是老朽想差了,老朽給公子賠罪。” 胤祚趕忙還禮,連說不敢。 勿庵先生又轉(zhuǎn)向那娘炮道:“那位公子一首《出塞》氣象萬千,大氣磅礴,堪稱流芳百世之作,相比之下,閣下《聞出塞曲有感》就稍遜一籌了,不知閣下覺得老朽評判是否公允?” 娘炮道:“老先生且慢,這首詞如此精彩,非驚才絕艷之輩不能做出,豈是這個連《出塞曲》都聽不出的家伙做得出的?” 胤祚面露不愉之色:“男子漢大丈夫……還有女人,都要愿賭服輸,閣下要耍賴不成?” 娘炮道:“耍賴自不會,只要能確認(rèn)這詞是你所作即可。” “你可在別處聽過此詞?” 娘炮道:“我看你寫詞時,那個少年與你交頭接耳,怕是代筆之作吧。”說完四處尋覓宕桑身影,此時宕桑已上白紗臺許久了,他倉促下并未看見。 娘炮繼續(xù)道:“要證明,卻也簡單,你將此詞背出便是。本公子明人不做暗事,既然讓你背,本公子先將自己之作背給你聽。” 接著娘炮張口便道:“今日聞君琵琶行,一曲琵琶萬古情。想來千年心碎處,而今只余草青青。這便是本公子所作《聞出塞曲有感》,好了該你了。” 此時周圍人群大聲叫好,倒不是夸這詩寫得如何,而是終于見真章了,甭管寫得如何,總要說出來,讓周圍人品鑒下才是。 酒樓雅間上,有不少大人,聽了這詩,暗暗點點,雖然做的中規(guī)中矩,但卻也扣題點題,結(jié)尾也有些妙處。 胤祚道:“你附耳過來,我背給你聽。” 娘炮道:“不必,你就在眾人面前背出好了,你這詞寫得如此精妙,還怕別人笑話不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