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結構-《經濟大清》
第(1/3)頁
李朝也是重農抑商的國家,這一點和大清和以往的朝代都是一樣的,但是若是這商號是以張家的名義開立的。
自然不在被抑之列,張玉貞想要和李焞達成分庭抗禮之勢,就必須借助商業的力量,從政治環境來說,李朝要比大清好得多。
棉紡是個極具潛力的市場,與麻布想比,棉布更柔軟保暖,且不像絲綢有著穿著的等級限制,是平民百姓都能消費的貨物。
大清的棉紡大戶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帶,“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都是名噪一時的棉布。
發展棉紡織,最重要的就是棉花原料,棉花體積膨脹不易運輸,在產地進行棉紡有利于節約成本。
在工業紡織還沒興起的大清,棉紡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投入。這兩點都是李朝的優勢。
一旦李朝的棉紡步入正軌,棉紡帶來的收益,很快就會讓李朝人動心,在欲望的刺激之下,李朝人必定會加大對棉紡的投入,擴大棉花的種植。
李朝本就不高的糧食產量,也定會受到影響,哪怕是精明的后世人都會頻頻觸及高耕地紅線,更遑論李朝人。
不過糧食產量雖會受影響,倒也不至于重演管仲治魯梁的舊事,胤祚沒有那么低估李朝人的智商。
只要能讓他們的糧食不足以支撐大軍遠征就好了。
胤祚真正的殺手锏是對李朝經濟結構的調整,李朝國小民弱,棉紡要獲利潤是極度依賴對大清的出口的。
用不了幾年棉紡就會成為李朝的經濟命脈,而這個命脈,是攥在大清手上的。
哪天大清要制裁李朝,不用出兵,只需嚴禁進口李朝的棉布,李朝立刻就會爆發經濟危機。
棉布滯銷,商家破產,織工失業,社會消費能力降低,銀兩流動性降低,引起更多的商家破產,更多的百姓失業,最終糧食滯銷,農民也會破產,百姓們活不下去,就只能揭竿而起……
胤祚的想法是很美好的,歷史上資本主義強國的幾次經濟危機,也大多是照著這樣的劇本發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玛沁县|
巫溪县|
梨树县|
大化|
剑阁县|
侯马市|
乐业县|
辽宁省|
岳池县|
象山县|
盈江县|
南和县|
古蔺县|
镇沅|
漳州市|
新兴县|
甘泉县|
天气|
姜堰市|
会同县|
清远市|
鄂州市|
内黄县|
信宜市|
云龙县|
黔西县|
容城县|
丹巴县|
乐安县|
义乌市|
美姑县|
清河县|
西盟|
麻阳|
建瓯市|
阳高县|
双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镇原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