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殿下,您別怪下官說,用百事行招攬民間火器人才的法子,絕對是一記臭招,容易落人口實不說,還容易……”一路上黃通判在胤祚的耳邊喋喋不休,若不是念在黃通判舉薦有功,加上又是那戴梓的朋友,胤祚早就讓他打道回齊齊哈爾去了。 此時胤祚一身富家公子的打扮,坐在馬車上,黃通判和多合隆騎馬護衛(wèi)在兩側(cè),幾十名護衛(wèi)打扮成了商人的樣子,走在前后。 混在了一支從齊齊哈爾到盛京的商隊中,運送著幾十車煤炭,這也是現(xiàn)階段齊齊哈爾唯一能對外貿(mào)易的東西。 十多天前,黃通判向胤祚舉薦了戴梓之后,胤祚便把手上的全部事情都放下,親自隨著商隊來了。 畢竟戴梓的赫赫大名,胤祚還是有所耳聞的,稱他為清代最杰出的火器專家也不為過,最著名的便是發(fā)明了連珠火槍和子母炮,而且多次成功仿制了外國的先進火器。 可惜的是,戴梓才華引起了南懷仁的嫉妒,加上為人太過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四十多歲便被流放到了東北,終生未被復(fù)用,他在火器領(lǐng)域的無上造詣,也都埋沒在了白山黑水間了。 胤祚知道戴梓被貶在盛京之后,立刻就起草奏折,請求康熙赦免戴梓,并委婉的透露了自己得到了一批俄國火器的事情。 “咱們不進城嗎?”胤祚看著前進的方向疑惑道。 “回殿下,戴梓住在城外。”黃通判面色有些尷尬。 等幾個時辰后,胤祚親眼見到了戴梓的房子,才知道為什么黃通判露出那種表情。 這間破爛瓦房還沒齊齊哈爾的難民住的好,屋頂漏雨,墻壁漏風(fēng)不說,屋內(nèi)也格外的狹窄,總共就一個大廳和一間臥室,連做飯的灶臺都壘在外面,看這架勢遇上雨雪天,連頓熱的都吃不上。 此時他家大門緊閉,黃通判前去敲了敲門,半晌門開了條縫,一個蒼老的腦袋探了出來:“誰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