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九十六章 魔塔成 人間亂(上)-《為龍之道》


    第(3/3)頁

    游龍子明白本尊的意思,世人都道神仙好,哪知神仙亦有煩惱,那煩惱就是“劫數”。所謂的劫數,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從本質上說,大概就是大道演化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宇宙中出現了能夠對某些規則、甚至法則造成破壞的東西,這便是劫數。

    “劫數”的核心就是“生”和“滅”,由因果積累而成,又如因果一般,有“生”之“因”,就會有“滅”之“果”,二者間隔時間有長有短,短短不過一剎那,長的卻有億萬年之久;范圍也有大有小,小到一個人的“凡人劫”,大到一個宇宙的“無量量劫”;但無論是時間長短、范圍大小,劫數都是始終要完成的,否則,便有違大道,就會遭劫。

    簡單來說,劫數就仿佛是洪水,而天道、法則、規則等,就如同防洪得堤壩;劫數未至之時,堤壩內的水量很淺,規則能夠壓制得住,對外界并無影響。但隨著因果的越積越多,“水量”也越積越多,漸漸逼近了堤壩的最大承受范圍,這是,只要有人再向堤壩中倒入一些水,就會如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一般,使堤壩崩潰,發生洪水,這便是“劫數”的開啟,而向堤壩中倒入最后一些水的人,就是開劫之人;

    洪水產生,必定會沖向外界,造成災禍;在這場劫數的“洪水”波及范圍內的人或物,自然也會受災。而決定受災程度的,就是“煞氣”、“因果”、“氣運”。其中,煞氣重的人,就如同走在地勢低的地面,最容易、也經常會受到洪水的波及,也容易被卷入劫數。

    那些身有煞氣,但是卻并沒有太重因果的人,如果運氣好些,能提前發現洪水的到來,想到躲避的方法,或是登高(在劫數未沾身前離開遭劫之地);或是乘坐堅固的船、穿上救生衣、救生圈等,抗衡洪水的沖擊,而且在這期間,還要與那些爭奪有限救生物品的人展開激烈的爭奪,(憑借法寶的護持,與天斗、與人斗,抵擋一次次劫數,直到身上煞氣被劫數消除,脫離劫數)‘

    而那些因果深重的人,就仿佛重病纏身、行動不便,而且還被困在一處低洼之力,不易脫身,幾乎就是九死一生,洪水到來,除非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和艱險,開辟一條登高之路;或是憑借堅強的意志強拖病體,爭到大船的一處位置;或是找到特效藥,提前將病治好;或是能夠經過鍛煉使身體強大到洪水也無法殺死,在不可能之中尋到一處生機(以大智慧、大毅力、**力破除種種障礙,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或是搶奪到強大的法寶、或是利用其他人代為入劫、或者在劫中消除因果、或是能在逆境中提升實力,以強大的實力抗衡一切威脅,即便殺劫來臨都無法至自己于死地),才能夠脫劫而出;

    不過從古至今,這樣的人幾乎沒有,因為因果就是劫數的起因,因果深重者,面臨的劫數最為兇猛,幾乎無法抗衡,絕大多數人,都免不了遭劫。不過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尚留給眾生一處生機,所以才有“天心最慈”的說法。只要能抓住天道中的那一處生機,就算面臨的劫難再大再重,也能脫劫而出。但天道何其難測,更別說這隱藏的一處生機了,從古至今,劫數無數,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屈指可數。不過但凡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都成為了傳說中的存在。

    有氣運者,就如同在一處堅固的高樓之中,而且這座高樓還有著充足的物資,就算被困者哪也不去,什么都不做,也足以支撐到洪水退下的那一天,又或者如同幸運之神附體,即便是被洪水卷走也沒被傷害(所在之地不沾劫數,或者有強**寶護身,無法被傷害);身處劫數之中,卻并無生死之慮,氣運不衰,再大的劫數也無法傷害。

    游龍子現在的情況,就是因果纏身,外加身帶少許煞氣,這是因為他在人間經營多年,參與了不少凡間大事,比如建立大宋、征戰四方等,而且在察覺了魔道意圖去海外尋找“紫晶魔境大金字塔”的替代之物后,還安排了暗中的勢力去煽風點火,意圖進一步削弱魔道的實力;又提前引得魔陣出世,轟開了“靈空仙界”一角,進而引發了深淵地獄魔界對靈空仙界的入侵;

    這一切的一切,有的是親自出面,有的是幕后操縱,但歸根結底都與他有關,所以,那些因此產生的煞氣和因果業力自然也就纏在了他的身上,除非能夠了結因果,并且入劫消卻煞氣,否則時間越是拖下去,自身的氣運就越是會降低,最終氣運衰竭,劫難臨頭,在劫難逃。

    本尊正是察覺了這一點,才提醒他,要在劫數之后盡快入劫,完了殺劫,才能恢復逍遙之身。

    (這個劫數之論純粹是自己編的,無據可查,個人理解,見笑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西乌珠穆沁旗| 耒阳市| 名山县| 澄迈县| 神农架林区| 蕲春县| 汉寿县| 宁国市| 神木县| 东港市| 新巴尔虎左旗| 洪湖市| 老河口市| 四川省| 宿迁市| 元阳县| 南部县| 鹤岗市| 夹江县| 徐汇区| 宾川县| 金山区| 攀枝花市| 隆林| 山西省| 通海县| 南康市| 怀来县| 卓尼县| 绿春县| 会宁县| 喜德县| 栾城县| 获嘉县| 柯坪县| 同心县| 五寨县| 延庆县| 教育|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