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大鍋飯(三合一-《帶著爹媽穿七零》
第(1/3)頁
夏天白天長,六七點鐘天還沒黑,老馬家,四方桌搬到外面,一群人團團圍坐,大隊部變成了學校,開會只能借用老馬家的院子。
和上回一樣,這次的會主要還是由蘇長河來講,他先喝了口水,啥話也沒說,從包里掏出一沓東西,往桌上一丟。
啥東西呢?
圍觀的男女老少往桌上一看,登時,便是一陣躁動。
有人倒抽一口涼氣,有人張大了嘴巴,有人瞪大了眼睛,還有人站在后面看不見桌上扔的到底是什么東西,見前面人這副反應,急得抓耳撓腮。
“啥?啥玩意兒啊?”
啥玩意?“錢!一沓大團結!!”
前進大隊的隊員們日子過得不上不下,和靠近公社的大隊比,比如建設大隊,人家能吃干飯,他們大概能吃上半干半稀。
可要是和山里面的村子比,他們的日子又好過多了,起碼他們這里有田有地,不用擔心種點莊稼叫山上的畜生下來禍害了,而且他們大隊里還有河流過,一般年景,收成都過得去。
不過,所謂的收成過得去,也只是一年到頭,刨除糧食,一家分個幾塊錢。
毫不夸張地說,整個前進大隊所有人今天以前,從來沒見過這么多大團結!
前進大隊家里條件最好的是馬老爺子家,他也沒見過啊。
馬老爺子手里的旱煙都掉了,他看看桌上的錢,再看看慢悠悠喝水的女婿,突然一把抓住女婿,哆哆嗦嗦地問,“長河啊,這是、這是、這是賣雞的錢?”
蘇長河放下杯子,好笑道:“是啊,這里一共是兩千八。”
兩千八百塊錢,二百八十張大團結!
“我的個乖乖!”會計馬有田管了他們大隊幾十年的賬,也沒一次性見過這么多錢,他咽了咽口水,“這都是咱的?”
蘇長河再次,“是啊,不過這里面有成本,不能都算我們賺的……”
他拿過錢,一一說明,“這次咱一共賣出去七百五十只雞,平均一只雞三到五斤,咱們成批賣,價格比黑市略便宜點,所以一只大概在三塊七毛五,一共賣的錢也就是兩千八百一十二塊五毛……有田叔,錢數我這邊記了一份,回頭您再給記養殖場賬上。”
馬有田點點頭。
蘇長河繼續說,“這只是收入,還沒扣除成本,像養殖場幾個員工的工資,哦,包括我,賬上沒錢,一直都沒發。我倒沒事,就怕再這么下去,小偉都以為我盡說大話,給他忽悠來,說好的工資沒發,說好的滬市進修沒影,盡白干活了!”
大家伙哄笑,馬小偉紅著臉擺手,“沒有沒有……”
蘇長河也哈哈笑,“我都尋思,這養殖場要是辦不下去,我怎么把小偉和衛陽的工資湊出來,現在好了……”
他從一沓大團結里數出二十張,放在一邊,“三個正式員工工資,蓋養殖場干活幾個人的工錢。”
“買雞苗種雞的錢、飼料的錢、藥水的錢、稻谷的錢……”
蘇長河又數出一百張,然后把兩沓錢理了理,參會的大家伙隨著他的動作,眼神在左右兩沓錢上來回移動。
“剩下的,去掉成本,還剩一千六百塊錢,這個就是咱們養殖場第一批的利潤。”
大家伙還沒反應過來,錢數太多,已經超出了他們理解的范圍,蘇長河干脆拿起那沓錢,“這個呢,大家可以認為,就是咱們這次賺的錢。”
這下有人聽懂了,院子里就像沸水煮開,先是一兩個嘀咕,慢慢地,說話的人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
“我的老天爺耶!咱養殖場才多久,就能賺一千多哪!”
“咱一家得分多少?豈不是一家好幾十?”
“媽呀!要是再養幾次,咱不是都發財了!”
還有個大娘一拍大腿,“三兒啊,有錢了,今年就給你娶媳婦!”
滿院子哄笑。
蘇長河笑呵呵地看著大家伙樂,養殖場是大家的,賺了錢大家開心一下是應該的,不過,開心完就該干正事了。
蘇長河拍拍桌子,“當初關于養殖場的分紅咱們早就定過了,現在錢也在這兒了,那么就要考慮考慮接下來的事。”
“長河叔我們都聽你的!”跟著蘇長河去縣城的兩個小伙子不等他說完,便忙道。
其他人也道:“對對對,長河你說接下來咋辦就咋辦!”
蘇長河笑道:“養殖場是大家的,有事當然得大家商量著來……”
“那我們也聽你的!”
馬老爺子讓大家都別七嘴八舌,“先聽長河說!”
聽長河說,長河當然是把兩個選擇擺出來,“第一個,直接分錢,現在就分;第二個嘛,先不分,這筆錢還放養殖場賬上,咱拿來擴大生產,擴大規模……”
具體怎么擴大生產?
首先,肯定是要加蓋雞舍,養殖場目前只有一個育雛舍,一個肉雞飼養舍,要不是圈了室外的場地,第一批都不一定能養七八百只雞。
在蘇長河的計劃里,這次需要再增加兩個雞舍,一個肉雞飼養舍,另一個蛋雞飼養舍。
一方面,養殖場可以飼養更多的肉雞,另一方面增加蛋雞的品種,養殖場就能多一種產品,雞蛋也是很有市場的。
此外,還需要增開兩個生產車間,一個將雞蛋再加工,生產變蛋、鳳凰蛋等效益高的產品。如果不是技術水平達不到,蘇長河甚至想搞一搞袋裝鹵蛋。
上次去滬市,坐火車看到有方便面賣,竟然沒有鹵蛋,這可是泡面的好搭檔。說起泡面搭檔,蘇長河又聯想到火腿腸,他們有肉雞,要是能整出雞肉腸來,那也是個暢銷品。
不過,還是同樣的問題,技術水平達不到啊。
扯遠了,眼下養殖場才發展,變蛋鳳凰蛋兩樣副產品就足夠了。
再說另一個車間,這個車間主要是農副產品再加工,比如肉雞也可以制成腌咸雞和熏雞,再比如,蘇長河試水的干菜生意,以及各種山貨等等。
這一部分,原本是打算拎出來單獨干的,但是上面有個公社主任,周圍還不知道有沒有像建設大隊張隊長那樣的紅眼病,以防萬一,只能放在養殖場下面掩人耳目。
養殖場的主要產品,不管是肉雞還是雞蛋,都存在一個問題,不易保存,這年頭交通不便,不易保存的產品銷售范圍很受地域限制,像他們現在,生意只做到了縣城,如果想往省城乃至更遠的地方發展,兩個車間的副產品還是很有必要的。
蘇長河說完擴大生產的計劃,又解釋為什么要擴大生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肯定是想賺更多的錢,就好比幾個月前,我和東子在隊里收雞鴨,你們賣了錢,是不是又養了更多雞鴨?”
“咱養殖場也是同樣的道理,咱們第一批養了七八百只雞,賺了一千六,如果一次性養個一兩千只雞,咱們賺的錢是不是有可能翻一番?可是按照咱養殖場現在的大小,沒辦法養那么多只雞,所以才要擴建。”
“開車間也是一個道理,就像咱們大家主要是靠種地過活,但是偶爾攢個雞蛋賣一賣,家里再養點雞鴨,是不是都是多條來錢的路子?開車間賣得這些副產品就是多條路子。”
“第二,現在市場上辦養殖場的少,咱算占了個便宜,可人家要是看到我們賺錢,說不定也會跟著搞,就拿咱紅旗公社下面幾個大隊,備不住人家跟著一起養。”
就有人猶疑,“不能吧?咱也不往外說……”
蘇長河笑,“其他大隊也不是瞎子啊,一次兩次說不定能瞞過去,咱以后經常送貨,還能次次都想著人家別看見?”
這可避免不了,前進大隊在中間,前后左右都有大隊,他們送貨來來往往,想瞞也瞞不住。
而且還有個問題,嫁出去的姑娘,娶進來的媳婦,四里八鄉,隊里誰家沒有個親戚,親戚之間能都守口如瓶?
馬老爺子想到這點,憂心忡忡,尋思等會就得跟大家說,嘴上都把緊點,別咱自己還沒賺多少錢,生意先讓人家搶了。
蘇長河繼續道:“以后要是養雞的人多了,都在淮寧縣,價格是不是就低了?所以咱們要擴大生產,如果咱能發展成像滬市養殖場那樣的大廠,就可以把雞賣到其他省,那些小養殖場還能搶走我們的生意嗎?”
不能!大家伙心道。
兩個選擇都擺出來了,蘇長河也不忘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養殖場第一次養殖成功,不代表下次一定沒問題。
大家搖擺不定,各有各的想法。
有的人認為該擴大生產,這是掙小錢跟掙大錢的區別,“爹你想想,咱這次分到手最多幾十,要是養殖場發展起來,下一次咱說不定能分到一百!”
保守的“爹”不放心,“那萬一要是有雞瘟,養殖場賠了呢?”啥也不如拿到手的錢讓人放心。
做兒子的覺得當爹的頑固,勸了又勸,最后氣道:“賠了就賠了,咱家又沒出錢,養殖場都是長河叔辦的,咱家不就出了幾個工?大不了把我的工分賠你!”
“哎你這臭小子,你干的工分本來就是咱家的……”
有支持擴大生產,有想要錢,連馬老爺子、馬七叔、馬有田幾個老頭也討論起來。
馬七叔比馬老爺子還支持蘇長河,他開口就是一個字,“干!”
“一個個別膽子跟老鼠一樣,長河帶咱掙錢,以后都給咱安排得好好的,你們還怕這怕那,就知道盯著眼前的幾十塊錢,這叫啥?這叫飯喂到嘴邊,都不敢張口!”
不是,誰怕了?誰膽子跟老鼠一樣?你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完,不帶說他們的,他們還沒表態呢!
馬有田哼道:“誰不敢張口?我們能不知道好壞嗎?反正我是支持擴大生產!”
幾個老頭年紀大,見識的東西也不少,一討論,都覺得這事能干,大不了不成,各家也沒損失什么,養殖場前期的花費還是長河掏的錢。
只有馬老爺子,他當然支持長河,但長河是他女婿,自家人不好夸自家人,得把丑話說在前頭。
老爺子就叫大家安靜,和大家重申一遍,一種選擇直接分錢,另一種選擇有可能賺大錢,有可能這筆錢都沒。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大家要好好考慮,也別家里這個覺得行,那個說不行,一家子回去討論討論,統一下意見,明天下工后,咱們投票決定!”
馬老爺子不想留后患,那些支持女婿的人,是奔著掙錢去的,現在說的好聽“都聽長河的”,真要是賠本,誰知道會不會后悔,又怪到長河頭上?
還是投票吧,投票是大家一致的決定,賺錢也好賠錢也好,誰也別怪誰!
身為前進大隊的一員,衛陽也參加了會議,晚上回家,他看蘇長河氣定神閑的樣子,忍不住問,“哥,你就不怕他們不同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黎城县|
鄱阳县|
哈巴河县|
包头市|
屏东市|
周至县|
洪江市|
万全县|
崇阳县|
永清县|
柳江县|
聊城市|
哈密市|
公主岭市|
措勤县|
通渭县|
东台市|
张家港市|
扶风县|
庄河市|
会理县|
嘉义县|
侯马市|
赤城县|
柏乡县|
邵武市|
乡城县|
汝南县|
封丘县|
贵阳市|
柯坪县|
肥乡县|
扎兰屯市|
安达市|
三门县|
元氏县|
图片|
西昌市|
贵港市|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