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望雪的小姨一家和舅舅一家都提前過來了,她大伯一家也來了——堂姐和姐夫外派工作結(jié)束,于一周前從國外回來,就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婚禮。
許青松暫時把他們安排在小區(qū)附近的酒店住,又和柳望雪一起帶他們在京市玩了兩天,參觀一下名勝古跡。
提前過來的還有許青松二爺一家,許爺爺和許二爺兄弟倆也是許久未見了,兩邊早就商議著來京市之后先辦個家宴。
家宴上,柳望雪和許青松各自的父母還提前商量好,搞了個“改口”儀式,他倆給雙方父母長輩敬了茶,收了紅包,“叔叔阿姨”改稱為“爸爸媽媽”,正式成為一家人。
5月18號這天是周五,兩邊的親人先出發(fā)去往梁錫安的溫泉度假村。
梁錫安老早就幫著安排好了,根據(jù)許青松擬的來賓名單,將兩邊的直系親屬和至交好友先緊著別墅區(qū)安排住宿,另外度假村內(nèi)還有一座五星級的溫泉酒店,其余來賓就都安排在酒店內(nèi)住。
這天,許青松和柳望雪各自的朋友也來了不少。
柳望雪這邊基本都是在劇組結(jié)識的,一些咖位沒那么大的演員或者劇組的幕后工作人員,有空的能來的多數(shù)都來了。荊禹鈞和蒙洛秋也過來了,倆人算是代表蒙華東——《大昭二十一案》第二部還有半個多月就要開拍了,蒙華東是整個劇組的主心骨,走不開。
許青松這邊除了朋友們,還有以前公司里關系比較好的幾位同事。另外,整個端游組的人員也都過來了,杜云凱說就當是趁機搞個團建了,今年的團建KPI完成。
此外,岳承和蘭曉希帶著他們家兒子磕磕也是今天到的,陶華宇帶著他女朋友唐玉婷,還有陶爸陶媽、陶華歆和邱向榮帶著女兒甜甜。他們特地選的同一班航班,許青松就安排了一輛座位十分寬敞的車去機場接人。
陶爸陶媽和許青松的爸媽也是許久未見了,這一碰上面,還有顧雪蘭和柳南山一起,可不得親親熱熱地好一頓聊,又給甜甜,順帶著也給磕磕送了份見面禮。
在陶家村的時候,許青松代表他爺爺奶奶給不少家都送了請柬,不過因為路途實在較遠,他們都提前送了祝福,人就沒來。
像陶慶磊家也是,陶慶磊這兩年在京市讀大學,從前年藝考開始沒少受許青松家人的照顧,慶磊爸和慶磊媽自然是十分感激的,不過也想著婚禮人多事忙,他們覺得自己沒見過什么世面,擔心來了幫不上忙反而添亂。反正陶慶磊就在京市,他們就把禮金給了陶慶磊,讓他代表全家參加。
今天最重要的還有一件事,就是伴郎伴娘試禮服。伴郎和伴娘的人選也是早就定好了的,各六人。
文熙和柳望雪早就有約定,無論誰先結(jié)婚,她們都要給對方當伴娘,所以這次的伴娘必有文熙一個位置。
文熙來了,肯定是要把杜云凱一道拉過來的,另外還有陶華宇和他女朋友唐玉婷,梁錫安和他女朋友姚瑤。
另外三名伴郎分別是施溪、舒明遠和嚴正聿,伴娘是倪嘉以及許青松二師伯、三師叔家女兒。
禮服定好后,在京市的幾人都已經(jīng)試過了,今天主要是讓陶華宇他們不在京市的這些人試穿,不合適的話還能抓緊時間再更改。
插句題外話,舒明遠和嚴正聿這倆人還都是單身,他倆把郝維和邵斌擠下去自己做伴郎,目的就是想趁機和柳望雪的伴娘搭訕,看看能不能借此也抱個美人歸。
結(jié)果,這一來京市見到人稍作了解,倆人的心思直接歇沒了。
嚴正聿跟舒明遠小聲嘀咕:“這什么伴郎團伴娘團啊,我看是他們情侶搞團建吧!”
舒明遠也嘆氣:“三位名花有主,剩下的,一位是單身主義,一位是不婚主義,還有一位是剛錄完戀綜的明星……”
倆人對視一眼:“沒希望哦!”
伴郎和伴娘的衣服是分開試的,梁錫安專門準備了兩間房作為男士和女士的化妝間和換衣間。
伴娘這邊的衣服沒問題,柳望雪便給許青松發(fā)信息,問他那邊怎么樣。
許青松:【放心,都沒問題】
柳望雪忽然想到李虞乘坐的飛機也是今天到,傍晚五點落地,現(xiàn)在還不到四點,從度假村開車到機場差不多得一個多小時。
前兩天得到李虞能回來參加婚禮的消息時,許青松說他安排人開車去接,柳望雪此時便問了一句。
許青松:【我讓貝貝和康康去的,他倆今天下午就一節(jié)大課,估計已經(jīng)去機場了】
那就好,柳望雪這就放心了。
雙胞胎自從和李虞認識了以后,就一直都沒斷了聯(lián)系,他們年齡差得不多,貝貝又是跟李虞學的同一專業(yè),平時也會有問題向他請教,據(jù)柳望雪所知,他們之間的“網(wǎng)友關系”可好著呢。
雙胞胎去接李虞之前,先拐道去了一趟中傳,把陶慶磊給捎上了,仨人一塊兒去接的。說是陶慶磊反正都要來參加婚禮,早一天晚一天都一樣,今天過來還能湊一湊單身派對的熱鬧。
這個單身派對是文熙提出來的,得到杜云凱的全力支持,也是由梁錫安承辦,在度假村的婚禮場地,搞了個露天的。不過沒有將男方嘉賓和女方嘉賓分開——這也是柳望雪和許青松的意思,所有人都湊一起,盡情嗨皮。
雙胞胎和陶慶磊接回李虞到達度假村的時候,天都已經(jīng)黑了,派對也已經(jīng)開始了,場地里燈光音樂搞得既時尚又浪漫。
四人先去找到柳望雪和許青松打招呼,他倆一見到李虞就明顯地感覺到他成熟了許多,雖然平時也有打視頻,但還是當人站在面前的時候更有直觀感受。
李虞自去Y國留學,中間就沒回來過。
第一學期剛開學,學校所在地的市政府就正式啟動了城市美化項目。這個項目兩年之前就在商討中了,李虞的導師就是項目組的一員,李虞去到后自然就被導師叫去當助手了,有薪資補貼的。因此,第一個寒假他就沒回來。
研一結(jié)束的暑假,項目工作沒那么繁重了,導師就給李虞放了一段時間的假。李虞本想回來的,但是他爸老李覺得來回機票太貴了,與其花在交通上,不如用這筆錢去周邊國家玩一玩,還能長長見識。于是李虞就又沒回來。
研二的寒假也是一樣,正好李虞也要準備畢業(yè)了,他的畢業(yè)設計就是基于導師帶他參加的城市美化項目做的。這個項目在這將近兩年的時間里只完成了一部分,李虞的畢業(yè)設計被導師看好,提交到項目組,其中一些理念還被成功采用了。
為了參加婚禮,李虞緊趕慢趕完成了畢業(yè)的各項事宜,只不過畢業(yè)典禮他就放棄不參加了。等婚禮結(jié)束,他就回溪市一趟,在家待幾天,就得再回Y國去,因為這個城市美化項目他還得繼續(xù)參加。
柳望雪問:“那這個項目得多久才能完成啊?”
李虞在飛機上凈睡覺了,沒怎么吃東西,現(xiàn)在餓得不行,就端著小碟子邊吃點心邊回答:“差不多還得一年到一年半吧。”
許青松遞杯飲料給他,讓他喝一口別噎著:“完成之后呢,你什么打算,是留在Y國還是回來?”
“肯定回來啊,”李虞接過飲料道謝,喝了一口,回答說,還有點苦大仇深,“青松哥,不瞞你說,Y國那氣候,我真是受夠了!還是咱國內(nèi)好啊,瞧瞧,這陽光普照的!”
一伙人都笑了,貝貝指指天上:“小魚哥哥,你該不會是在飛機上睡糊涂了吧,現(xiàn)在頂多算‘月光普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