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京街頭。 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摩肩擦踵,向著同一方向緩慢蠕動。 擁擠的就像是清晨去坐公交車,卻遇到了去超市搶雞蛋的老太太。 老太太們不僅僅喜歡蹭來蹭去,還喜歡仗著大嗓門探討鄰里家常。 這讓方靜之很是難受,有種回到了后世的感覺。 可沒有辦法。 先緊,后松這個過程總是無法避免。 畢竟想要吃瓜的快樂,總要經歷一些磨難。 或許大家的骨子里,都流淌著一樣喜歡湊熱鬧的血液。 由此可見,51吃瓜網之所以發展壯大,老祖宗們要負主要責任。 方靜之一邊滿懷著吃瓜的期待跟著樂子人去往吃瓜地點,一邊皺眉搜索著腦袋里那可憐巴巴的歷史記憶。 藍玉的閨女到底為什么會拋繡球招親呢? 如果自己的記憶沒有出錯,這位永昌侯的女兒,最終確實成為了蜀王妃?。? 難不成這里面還有什么秘密不成? 方靜之眼睛驟然一亮,竟隱隱有一種窺破歷史隱秘的興奮感。 不行,我要打聽清楚。 一定要把這個瓜吃的明明白白! 扭頭看到一旁的年輕讀書人,方靜之理了理自己額前散落下來的幾縷碎發,露出一個極為和善的笑容。 “這位仁兄,你好啊!” 年輕的讀書人被他這極具時代特色的打招呼方式嚇了一跳,不過還是拱手失禮回應道:“呃,你,你好!” “敢問仁兄,可是去往藍家小姐的招親現場看熱鬧?”方靜之笑呵呵問道。 看熱鬧? 原本彬彬有禮的年輕讀書人,忽然用一種看傻子的目光看著他。 “額,應該,應該是吧!” “那可太好了,兄臺有所不知,在下有個困惑,不知仁兄可否為在下解解惑!”方靜之試探著問道。 “兄臺請講便是,同為讀書人,在下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雖然感覺眼前的年輕人有些奇怪,但是讀書人還是很有涵養的做出回應。 意思就是不是讀書人就不講了唄! 你們讀書人,就是這么的自私,本少爺羞與你們為伍! “在下頗為好奇,以永昌侯今時今日之地位,就算不是與勛貴聯姻,放出話去要為自家小姐招親,求親的隊伍只怕也要踏破門檻,這藍家小姐為何還要拋繡球招親呢?”心里雖然這么想,但是方靜之還是笑著疑惑道。 “兄臺竟然不知?”讀書人表情頗為奇怪。 方靜之沖著對方拱拱手,認真道:“在下屬實不知,前些時日,與家中苦讀詩書半月,未曾踏出房門一步,所以對近日所發生之事一無所知,還望仁兄解惑!” “原來如此!”讀書人看著眼前的俊朗少年,眼中露出崇敬之情,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幅少年人埋首案牘,苦讀經史的畫面。 我若是如此苦讀,只怕如今也已經…… 想到這里,讀書人苦笑一聲,對剛才懷疑眼前少年頗為羞愧,隨即正色道:“兄臺如此勤奮,吾不及也,敢問兄臺,可有功名在身?” “這個,這個……”方靜之的腦海中不由的回憶起原主那些不太美好的回憶:“要不咱們還是說說這藍家小姐招親的事情吧!” 讀書人說完這句話,表情頗為怪異,似是后悔,可能也存在一段不太美好的回憶,聽到方靜之如此說,趕忙借坡下驢。 “也好,也好,兄臺說的極是,為兄便于賢弟細談此事!” 當即,讀書人便滔滔不絕的講起了此次招親的由來。 永昌侯藍玉之女藍采薇,自幼聰慧,容貌秀麗,更有著女蘭臺這樣不弱于徐家女諸生的美名。 如此才女,自然也引得無數勛貴家覬覦,渴望與之聯姻。 這其中,也包括了皇家。 數日之前,大明皇帝朱元璋在郭貴妃的陪伴下,親自前往永昌侯府,欲將藍玉之女賜婚給自己的第十子蜀王朱椿。 未曾想,藍家父女卻并沒有給老朱這個面子,最終朱元璋臉色鐵青,拂袖而去。 這期間發生了何事無人知曉,也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但隨即南京城里便傳出了藍采薇要拋繡球招親的消息。 這瓜,就很保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