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空印案,胡惟庸的案子,清理了不少原本屬于張士誠,陳友諒以及前元留下來的官員。”
“又利用歐陽倫的案子,清理了不少南北方的豪紳世家。”
“這次江浙地區的士紳,又因為倭寇的案子清理了不少。”
“可以說,一切都是按照我們最初的設想在緩步進行。”
“清理官員,清理士紳,重塑讀書人的思想。”
“這些年,書院出來的弟子大半成為了朝廷的官員,少部分的則在各地有了自己的事業。”
朱標轉過頭,看著方靜之認真說道:“可以想象,這些人,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得到朝廷的重用,也會成為各地新的鄉紳。”
“可是靜之啊,我們又如何確定,這些人會如同我們所想的那樣,不會成為那種人呢!”
書院弟子的厲害,作為一個親眼見證它從建立到興盛的人。
朱標對書院,可那不僅僅只是有所了解。
而后續各地送來的奏折,卻清晰的告訴了他,書院培養的這些弟子到底厲害在了什么地方。
毫不客氣的說,大明這些年節節攀高的稅收,蒸蒸日上的國力,都是因為有這些人存在的原因。
可作為一個國家未來的掌舵人,朱標需要想的顯然更多。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可與之相反的還有一句話。
能力越大,所造成的破壞力也越大。
書院弟子太過于優秀了。
優秀到朱標有時候也會忍不住的胡思亂想。
當然,他并不是擔心方靜之。
雖然說方靜之在書院弟子中有強大的影響力,但是這家伙太懶了,懶到有時候老朱父子倆都對他無可奈何。
造反?
不可能的。
別人鼓動學生造反是為了追求絕頂的權利。
這家伙呢?
你讓他去當皇帝,他保準能回你一句,每天批閱不完的奏折,操心不完的國家大事,傻子才去干這個活呢!
雖然說方靜之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朱標免不得還是擔心。
若是這些書院的弟子,也在名利場內變壞了怎么辦。
要知道,一個官員,所面對的誘惑,那可是太多了。
那些企圖通過權力換取利益之人,可是在無時無刻的關注著這些官員,企圖找出他們的弱點。
還有那些沒有投身官場的弟子,他們有的經商,有的從事其他行業。
但是無一例外,都是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