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伯通說了兩句心法。 李青陽沉思片刻后才詳細解釋,然后兩人就你一言我一語精研印證起各自的神功。 李莫愁的武功修為和境界比二人差上不止一籌。 只能旁聽但卻也聽懂不多。 更是一句話也插不進去。 但她每聽懂一些,自己對武學見解上便都有豁然開朗之感。 是以也不再修煉先天功,而是專心聽講兩人的印證論道。 …… 不知不覺,一月倏忽而過。 周伯通和李青陽在后山小屋內每日閉關精研神功。 早將相互所創的兩部神功的六層心法鉆研透徹,而且大有所獲。 兩位超凡入圣大宗師都很清楚。 只要將四部功法去蕪存菁印證熟練后相互修煉融合。 到那個時候兩人再共同推演第七層心法。 就只在須臾之間了。 道理雖然淺顯明白。 但是想要將四部神功同時修煉而成絕非一朝一夕之間。 所以奔著一氣呵成的念頭,李青陽又將自己最得意的“太乙煉神真解”拿出來給周伯通研究。 周伯通在武學之上的天分上本就勝過李青陽許多。 若是李青陽沒有山海秘傳根本走不到如今的地步。更練不出當前的境界修為。 所以李青陽苦心孤詣所創的還不算十分成熟的“太乙煉神真解” 在周伯通聽后,他不過稍加演練便已掌握八九成。 這門神功必須以修煉精神力為中介。 以兩部神功為基礎。 周伯通真氣運轉片刻,左右兩手攤開,兩手掌心就一個冒著白霧,一個冒出白煙。 隨著霧氣和煙氣變大,霧氣凝聚,煙氣綻開。 周伯通的兩手上就各自托著一個水球和帶著火星的煙火球。 周伯通稍稍一頓,再將兩手緩緩相合。 那水球和火球貼在一處,這兩個水火不容的球體緩緩貼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