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鄴扭頭望去,只見十幾名士兵舉著盾牌,手執長矛,一步一步向這邊走來。 “射他們腿部!” 同羅士兵的盾牌就是唐軍騎兵的圓盾,并不大,只能遮擋住頭部和上身,這也是為騎兵量身打造,騎兵不需要考慮腿部遮擋,但用在步兵,這種盾牌的漏洞就很大了,擋不住下半身。 幾名士兵一起發射弩箭,為首兩名士兵一起中箭,慘叫著撲通跪倒,頭部露出了出來。 李鄴抓住了這個機會,兩支飛刀一前一后射出,正中兩名士兵的額頭,飛刀射穿頭顱,兩名士兵當即斃命。 李鄴回頭大喊,“給我多拿一些匕首來!” 幾乎每個同羅士兵都有一把匕首,在安樂縣殺死數百叛軍,繳獲幾百把匕首,原本是給民團士兵防身,現在在狹窄的谷道內,這些匕首將派上大用場。 這時,同羅叛軍一聲大喊,他們舉著盾牌飛奔沖了上來,企圖以速度贏得空間,李鄴體力迅速恢復,手中飛刀如雪花般射去,瞬間,十幾名叛軍士兵紛紛中刀倒地,堵塞了通道,唐軍士兵趁機射箭,三名叛軍頭部中箭而死。 其他士兵掙扎著往回逃,李鄴身上的飛刀已經沒有了,這時,六名士兵抬來了一筐匕首,足有近百支。 李鄴拾起匕首一支支射出,七八名叛軍士兵后頸中刀,一頭栽倒。 忽然,從盡頭又蜂擁沖出來近百名叛軍士兵,手執盾牌奔跑,千夫長丁特的意圖很明顯,犧牲前五十人,保證后面五十人能沖到沙袋堆下。 但丁特忘記了一點,谷道太狹窄,只容兩人并肩而行,前面的人把路堵死,后面人也就無路可走了。 敵軍改變了策略,李鄴也隨之改變對策,飛刀射程不遠,給了敵軍太多機會。 李鄴又換成了弓箭,一支支連珠箭射出,三十余步外,二十幾名士兵紛紛被箭矢射倒,箭矢射得更遠,力量也更大,飛刀除非射面部要害,否則一般只能把人射傷。 而箭矢不同,數十步外可以一箭把腿骨射斷,殺傷力更強。 瞬間,二十幾名士兵紛紛栽倒,堵塞了通道,不一定非要把敵軍士兵殺死,使他們喪失作戰能力也是一回事。 叛軍在窄道內一陣大亂,百夫長急得大喊:“退回去!退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