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百四十九章:抓捕組趕到,蘇晨的危機(jī)? 現(xiàn)場的場景,仿佛是被下了倍速一樣,飛快的變化著。 一開始,趙四海完好無損的被吊在那里,他身上的麻醉藥效逐漸褪去。 擠在胸部腋下的繩子吊住了他,還有一根繩子松松垮垮的系在脖子上。 趙四海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開始拼命掙扎,想要掙脫手臂上的束縛,把脖子上的繩子解開。 但是,無濟(jì)于事。 兇手走后,整個裝置開始啟動。 首先,是貼著暖氣片的冰袋慢慢融化。 當(dāng)它幾乎融化成了水袋的時候,便從暖氣片的縫隙里擠了出來。 于是,系在趙四海胸口腋下的那根繩子的末端,沒有了固定,吊著他的力一瞬間消散。 趙四海整個人向下落去,而后,就是系在他脖子上的繩子繃緊。 趙四海掙扎了幾下,很快失去了意識。 “窗戶太小,進(jìn)不了人,不過這時候兇手只需要站在窗戶外面,拿什么東西把系在趙四海胸部的繩子勾過來,回收就好了。” “因?yàn)槔K子的‘回收結(jié)’已經(jīng)松散,回收起來很方便,只需要將繩子和末端綁著的水袋拽出來。” 蘇晨冷靜地推測著最后的收尾工作: “最后的最后,就是用我之前推測的密室方法,將窗戶關(guān)上。” “這樣,整個現(xiàn)場就完成了。” 可行! 似乎是完全可行的! 蘇晨的心臟砰砰地跳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在身體里充斥。 但是,他依舊很克制。 因?yàn)樯頌橐幻叹仨氉銐驀?yán)謹(jǐn),不能不深思熟慮。 宋慈的《洗冤錄》里說的很明白,“臨時審查,切勿輕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再思考、檢查一下吧。” 蘇晨閉上了眼睛。 第一問,作案的工具是否合適,是否能獲取、方便運(yùn)輸? 顯然,完成這個裝置,所需要的只是兩根繩子、加上幾個冰袋而已,都是隨處可得的物件。 而且東西很小,帶在身上也很方便。 第二問,作案的手法是否可控,不會發(fā)生意外? 吊在半空中的趙四海,幾乎沒有任何著力點(diǎn),即使他想掙脫胸部的繩子,也會因?yàn)閮蓚€小臂被緊緊捆綁而失敗。 何況這個手法,還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diǎn),那就是可以較為精確的控制對方死亡時間。 暖氣的溫度是固定的,事先計算出一個冰袋融化的時間,那么再疊上一個冰袋,時間就乘以二倍,三個就是三倍······ 簡直就是一個簡陋的倒計時。 最后一問,這個手法,是不是能照顧到案件現(xiàn)場的所有細(xì)節(jié)? 羽絨服的事,蘇晨可以解釋,因?yàn)橼w四海單薄的衣服上,會留下系在胸口的繩子的勒痕。 套上一件蓬松,并且有回彈性的羽絨服,就可以避免勒痕的產(chǎn)生,避免警方根據(jù)痕跡,倒推兇手的手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