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沒有上去將對方制服,因為這不是現實,而是他腦內推理的場景。 二人的對話,其實是他自己思路的梳理。 “如果不是白素給我的那一份心理側寫,恐怕我也不會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認清案子的本質。” 這一刻,蘇晨徹底明白了。 為什么那一份心理側寫之中,會有著如此多的矛盾。 按照側寫的結果。 兇手會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屠夫。 30歲的年齡,會喜歡聽20歲左右叛逆年輕人喜歡的重金屬音樂。 而且,這個從事著底層工作的屠夫,還擁有可以媲美一線刑偵人員的反偵查能力! 他懂得怎么消除指紋,怎么處理血跡,怎么銷毀尸體上的信息…… 這些信息并不沖突,但是卻有一種微妙的錯位,讓人感到異常不適。 與此同時,蘇晨也明白了。 為什么在人格評判的結果里,“混亂”這個偏僻的部分,會占有百分之二十一的比重! 不是因為兇手瘋癲或者人格分裂。 而是因為謀殺者,和真正動手的人,根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 一人是偏執的屠夫,負責殺人、肢解、拋尸。 另外一人是心思縝密的女學生,負責謀劃、設計反偵察。 而在二十年的偵查之中,警方一直將金陵大學碎尸案的兇手認作一個人,是因為這兩人的關系,非常吊詭。 這個屠夫,相當于是將自己身體和精神的掌控權,全部移交給了這個女學生,他不會獨立思考,而是完全聽令行事,對于后者有一種絕對的信任。 因此,這個女學生在兩個人的關系之中,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屠夫就像她的身體的一部分,沒有自主,任憑操控。 1996年出版的心理學專著《親密關系》中,將這種極端的雙方關系,稱之為d——s關系。 指的是一方,在肉體和精神上,對另一方的完全臣服,自愿被掌控。 “趙曉越,女,二十二歲,河衛省隋山人,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就讀于金陵大學心理學系,成績優異,綜合績點專業前十。” “對于刑偵學有強烈的愛好,看過很多刑偵書籍,除此之外,也是一名重金屬音樂愛好者。” 蘇晨從沙發上直起身子,雙手疊放在胸前,他目光平淡,一邊精準地說出了眼前女孩的所有信息,一邊觀察著對方的反應。 老刑偵的審訊手段,都是差不多的。 蘇晨這一次,用的也是段玉當初用的那一招,先講出對方的詳細信息,以此達到震懾的效果。 只不過,和段玉不同,他的手上,掌握著對方實質性的關鍵證據。 而在蘇晨平靜地說完這一大段話后。 對面的女孩并沒有做出什么意外的神色,而是嫣然一笑: “警官,你查的很仔細,不過審訊心理戰還是免了吧。” “我是心理專業的學生,我不會受心理戰術的影響。” “也正是因為你是頂尖大學心理系的學生。” 蘇晨補充道: “你才可以將一個大你三十歲的屠夫,馴教、掌控,玩弄于掌股之間,并且利用他完成你的謀殺。” “而在二十年前,那個連大學生都還很稀罕的時代,你對于警方來說,有著知識素養上的巨大優勢,絕對是最難對付的罪犯之一。” 聞言,趙曉越對著蘇晨微微一頷首,表示很受用。 “學了心理學之后,我發現人是一個很奇妙東西,任何人都有心里漏洞,只要能抓住這一點漏洞,就能很輕易地破開他的精神防線,隨意地改變他。” 見到女孩的反應,蘇晨嘴角微微一抽。 身為心理專業的人士,這個人的心理卻并不不正常,她不是普通的殺人犯,而應該被歸為變態殺人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