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能上學校期刊的都是校園的學習標兵,這次顧晨因為短視頻被采訪,在以往從未有過。 不管是視頻的緣故還是學校想借著這個機會加大招生力度,登上期刊對學生來講都是不容易得到的機會。 顧晨一路走來,羨慕的目光和議論都不在少數。 采訪的位置在一間小會議室。 基本就是負責人問問他對拍攝短片的想法和靈感來源,大部分問題的指向其實是想讓他說更多學習方面和學校方面的事情。 宣傳部的陳大馬老師已經給他倆提前備好了稿子,只用照著上面說就行了。 見顧晨和蘇柔兒已經熟悉好流程,陳大馬對著攝影師示意。 “顧晨同學,你創作這部短劇的靈感,肯定跟濱海一中的教育脫不開關系吧?” 眾目睽睽下,顧晨早就看明白了陳大馬想讓他宣傳學校的意思,但還是把備好的稿子推到一邊。 讓我說恭維學校的話? 不存在的。 “不能說跟學校毫無關系,但確實關系不大。” 一邊負責人陳大馬的聽到這回答,血壓瞬間上升兩個檔。 “那在學校拍攝這部短片,少不了學校對你們興趣愛好的支持吧?” 陳大馬已經開始咳嗽了。 但顧晨的回答依舊坦誠,“這個得益于我挑選了放學的時間。” “你對我們這次采訪有什么看法?” “影響我睡午覺。” “……” 不按套路出牌的回答方式,都給采訪的人整不會了。 這給出的回答怎么跟學校給我的劇本不一樣? 沒人跟我說過還有即興發揮啊! “聽說外面有人高價想買你們的這個創意,你們會不會轉交給別人拍攝?” “創意有價,夢想無價,我不賣。” 陳大馬恰到好處的兩聲咳嗽提醒了采訪的人,他趕忙順著意思問道:“那請問你說的夢想,是濱海一中培養起來的嗎?” “這還用問?幼兒園老師沒教過你?” “……” “那我再問最后一個問題,你的短視頻賬號是新號,對于這兩天增長的粉絲數,你有想過與學校的自媒體合作……” “與其問這些沒營養的東西,不如多考慮點別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