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就不同了,雖然驛站是為官差和官員服務,可府資金不足,為增加為收入,各處驛站早已經默許普通人住宿。 不過需要單獨設一個下院,跟官員使用的房間分開。 徐家村這里的驛站一建好,陸續就有行人和商隊在這里停足休息,也有宿夜的。 徐家村的人可以找商隊搭車,也可以坐驛站的車馬來去,只需要單獨付錢就行。 曹驛丞雖然之前跟江村長沒交情,但在徐家村旁邊,這點小事還是要辦,況且驛站本來就是做這種事情的。 江枝帶著夏秀才和秀才娘子去縣城,一個要去巧針坊賣繡品,一個要買一些書籍和筆墨。 夏元不能只用石板練字,還是需要紙張。 而村里孩子們也需要課本,雖然不能人手一本,合用幾本總是要有的。 夏秀才現在有章縣令點撥,腦子里已經有了清晰人生目標,只是這束脩不好收。 江枝說了,夏秀才不收束脩,但家里的土地得讓村人一起幫忙種。 不管家里有孩子沒孩子,都需要一視同仁的干,要是感覺自己虧了就自己上夜課認真學習。 現在有了青泉灣那邊的藥坊,村里倉房能放的東西就少了,可以分一片改成教室冬天用。 大部分時間還是得用倉房外的晾棚,反正孩子們白天要幫著家里干活,依然辦夜校。 有江枝帶著走一趟,最高興的還是秀才娘子,以后她可以自己去買賣繡線繡品。 秀才娘子也沒有想到以后進城如此方便,繡品能賣了,家里情況很快就能好起來。 江枝去縣城跑了好幾趟,除帶秀才家進城之外,還請霍二小姐幫忙,比照著霍家藥坊里將所有東西一一添置好。 說起來輕松,實際上忙得團團轉,等所有事情做完,整整忙了一個半月。 時間到了三月中旬,氣溫回升,草長鶯飛,春暖花開。 江枝從霍家挖回來心心念念的黃桷蘭種在地里。 之前種植的麥冬也已經進行一次田間管理,除去追肥,還需要在除草松土。 徐家村種的油菜花開了,到處都是一片片的金黃,也到了是早玉米播種育苗的季節。 農活越來越多了! 這一次,都不用江枝提醒,村里人就在互相詢問:今年你家種早苞米,賣青糧嗎? 去年跟著江枝搓糞球種早苞米的已經嘗到甜頭,今年說什么都要種。 辛苦幾天就能多收一茬糧食,為啥不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