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秀才平靜道:“光陰似箭,村里的孩子也應該多學!” 江枝眼睛一亮:“秀才公覺得該怎么教?” 之前的夜校基本上是以娛樂為主,學習上只是皮毛而已。 江枝從來沒有想過正式開蒙上課。 畢竟村里居無定所,尚處在饑餓貧困中。 讀書耗錢耗時間,鄉下孩子已經是家里重要勞動力,沒空上學。 更主要的還是教書是苦事,好人都要氣出心梗,夏秀才病情不穩,擔心被學生一氣要發瘋。 所以也沒有說過真正教學,只希望能學習一些知識。 現在夏秀才主動提起,自己也可以順勢問上一問! 可江枝才說這一句話,剛剛還看著好轉的夏秀才立即蹙眉陷入沉思,口中喃喃,又成了宕機狀態。 他腦子還是不好使,只知道孩子們該上學了,具體怎么辦他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唉,不行不行,這事急不得! 江枝趕緊安慰自己。 教孩子學習是個體力活,好人都要氣病,夏秀才已經在好轉,可不能急于求成又弄瘋了。 心病還須心藥醫。 江枝沒有談教學,而是提起另外一個毫不相干的事:“我準備請縣令恢復書言的廩生資格!” 這是她冬月時去縣城,跟向德金他們閑談想到的。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夏母放下手中正剝的菜頭,震驚的望著她:“江妹子,這話你當真的?” 旁邊,秀才娘子和夏秀才都怔怔望過來,同樣的期望和懷疑。 江枝點頭:“這事一定可以辦的。” 這些時間里,江枝觀察到夏秀才病情反復,講學時神采飛揚,可轉眼又極度不自信。 這種病人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很優秀,只靠簡單的夸獎能起到的作用不多,需要的是更深層次的認同。 廩糧是官府嘉獎優秀學子的物資獎勵,一月一斗糙米,兩百文錢。 這種獎勵是考取秀才功名時連續名列一等才有。 錢糧雖然不多,對學子有微薄補助,更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和榮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