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軍頭嘿嘿一笑:“有人問,不過問的多,買的少!” 從上次江枝給他一些蚊香后,路上巡檢過夜時就點上。 若是有人問蚊香,順帶提一句,若是想買也可以賣,反正有提成。 聽到問得多,賣的少,江枝點點頭,這個不著急。 自己這邊才勉強能供應上霍家那邊的銷量,沒有原料,今年是別想再添新的銷路。 張軍頭這邊是長流水,路在客在,只要有人問就是好事! 張軍頭知道江枝平時住在山上,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這次來肯定又有話。 果然,當江枝問周圍村子的治安情況時,張軍頭嘴一癟:“沿路的所有被毀村子里面,除你的徐家村已經安穩,其他村還是亂糟糟的,。 吃了上頓沒下頓,還做啥棉被,別去。只能往山里走,有幾個村還行。 我營里有兩個就是山里的,等幾天就讓他們帶那啥人去!” 張軍頭記不得徐根寶的名字,反正江村長讓找一個村,那就隨便指一個村。 江枝知道張軍頭夸徐家村這是真話,也不是故意說給自己聽。 從過往行人那里知道,沿官道受兵亂禍害的村多了。 其他村的村長也在盡力安頓災民,可有些事力不從心,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大家都苦哈哈的熬著。 徐家村這里有自己借糧,還付了工錢,大家能安心住下,再有巡檢站在不擔心治安,算是互利互好。 從張軍頭那里得到消息,江枝回來就給徐根寶一家說了。 這時候,江枝的新棉被也做好,王小菊和徐根寶沒有歇著,而是繼續在幫大哥大嫂軋花彈花,想盡量挽回自己之前做錯事傷害的兄弟情。 知道張軍頭答應讓巡檢營的人帶過去,一家人簡直是喜出望外。 劉氏和徐根有雖然也恨夫妻倆害家里差點被劫,心里還是希望能走上正道,現在既然兩人愿意吃苦改正,也就給機會。 另外,徐根寶的地還是給大哥徐根有打理,這次立了字據租賃,該交的租子一文不少。 劉氏的養老是江枝調解的,兄弟倆一人出糧一人出錢,誰也別吃虧。 于是,過了幾天,等巡檢營的那兩個軍士休假,徐根寶就背起行李和棉弓棉線,帶上王小菊,丟下孩子進山了。 時間過得飛快,幾場雨過去,江枝的二茬苞米也該收了。 而此時,田里的稻子也黃了,到處金燦燦一片。 眼看就是收糧的農忙,大家把割稻子,砍苞米桿的刀都磨好了,可今年偏偏遇到雨水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