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家村沒有能耕種田地的牲口,播種遇難題。 說起來,這里的外來戶最多,也沒有幾戶正常人家。 無論什么時候人都是戀家的,前提條件是能在家鄉生存下去。 選擇流落在外,一則是當地富饒,能改換未來前景,比如說留在渝州府的那些村民。 另一個可能就是逃生,逃離原本的困難,就是現在落戶徐家村的一桿人。 或是家里兄弟多,在原籍沒有田產房屋。 田貴家就是這樣。 老家兄弟七八個,干活夫妻倆有份,到分家就連一間屋子都沒有,大女兒也差點被其他叔伯偷出去賣錢,他就另尋出路。 還有家里父母身體都不好,不能長時間趕路的武陽,另外就是夏秀才這樣的瘋子。 現在這些人家種田就遇上困難,江枝這個村長帶頭的重要作用就表現出來了。 經過這些時間的了解,她叫來幾個頭腦靈活,做事得力的村民組建起互助小組。 這個詞自然是不能說出去的,只說商量事情。 可在田貴武陽等人的心目中,是江村長看得起自己這些外人。 而徐根有、徐根生等人更是認為,得給自家嬸子撐腰,別被外來戶占了上。 所謂互助組,自然是要成團體。 坐在自己大樹下斷墻邊的露天辦公室里,江枝召開第一次八人組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江枝首先宣布人事安排。 會議記錄員自然是夏秀才。 除去左膀右臂,身份多重的二瑞和小滿,其余人分別是“農技員”徐根有、田貴,“杠精”徐根生,“宣傳員”李老實,“雜工”武陽。 村里農活上的事由田貴和徐根有決定,誰家先做,誰家后做,提前準備,提前安排,統籌規劃,不用浪費時間。 兩個漢子點頭,他們正是壯年,干了幾十年農活,四季莊稼該準備什么心中早就有數。 “杠精”徐根生協助田貴兩人,要是有村民不服安排,他就負責利用休息時間去解釋清楚,比如晚上找到那戶人家,好好問個明白為什么不聽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