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氏生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徐根寶怕媳婦,孩子也才三歲,身體不好天天要人抱著背著。 大兒徐根有和大兒媳都能干,孩子們也都能下地干活,自家全靠這個大兒子頂著事。 回家也是大兒的主意,說外面的日子也不好過。 村長他們之所以能在渝州府落腳,還是因為有大勇,大慶兩個兒子入了軍營。 自己這些人要想在陌生地方白手起家就難了,回來至少還有幾畝地,能干活就不會餓死人。 可小兒媳想跟著村長他們在府城里生活,回來的路上就氣不順,現在連落腳的房子都燒了,更是天天黑著臉罵人。 根寶媳婦真是要氣死了,自己那男人就是死腦筋,什么事都聽老大的,一點主意都沒有,這次回來一定要分家。 她想串門,可村里都是醫棚和傷兵,她一個小媳婦不好走,腳一拐就去了剛回來的徐長壽家窩棚:“長壽爺,你受涼好些沒? 那些天殺的兵痞子真是心狠,不就是躺了一下熱炕,怎么能把人說丟就丟進泥溝里……” 徐根寶那邊還不知道媳婦又出去串門,看見大哥徐根有扛著一段木頭回來,忙迎過去:“大哥,你上山也不叫我一聲。” 徐根有不吭聲,咬牙把木頭丟在窩棚前,才撐著腰喘息道:“你真有這心,就去砍樹燒幾窯炭,醫棚現在要柴也要炭。 根寶啊,不是當哥的說你,我們這些莊稼漢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事就行,別一天就想著哪里撿便宜占欺頭。 醫棚說了,占了地以后會補一些錢給我們,我們自己再找些錢,開春就可以修房子。” 徐根寶把這些話都聽膩了,雖然說長兄如父,可老是念叨也心煩:“知道了,知道了,天晴就燒炭去。哥,長庚爺他們也在山上。” 徐根有一下就來了精神:“他們一家過得好不?你是怎么知道的?” 徐根寶道:“聽說小滿拿自家養的兔子來醫棚換過糧,肯定過得好!” 徐根有搓搓粗糙大手,笑道:“他們過得好就好,大柱身體那樣子,恐怕也吃了不少苦頭。” 徐根寶試探著道:“哥,長庚爺他們能在山上住一年,還養有兔子,不如我們去借點糧肉,等有收成再還他們?” 徐根有看看旁邊老娘,搖頭道:“這是什么年份,哪家都沒閑糧。 更何況大柱有病,長庚伯老了,小滿年紀也還小,他們能有點吃的不容易。 你侄兒撿回去一大筐青果,等他娘煮好,你有空幫忙磨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