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滿看看這路邊溝渠隨處可見的野草,有些疑惑道:“這草不就是喂豬喂羊的泥鰍串嗎?人還可以吃點嫩尖,也能治病?” 這草他認識,再過兩天長了嫩葉,焯水后也是一道應季的小菜。 江枝點點頭:“它叫泥鰍串,又叫田邊菊,能吃的嫩尖叫馬蘭頭。 別看我們當豬草用,現在搗根熬水就是消食的良藥。 若是身體結實的人,遇上身處野外突然腹痛,熬水不方便,可以拔泥鰍串,刮去根上黑皮直接生吃,就是要記住,只需要指節長的一小段即可,不可多吃。” 泥鰍串采收期是在夏秋季,全株入藥,可以理氣、消食、除脹,馬蘭頭配合折耳根治療小兒積食不化。 直接生吃那就是一劑猛藥,可以用在中暑腹絞痛的救急上。 這些生存技能江枝耐心教兩個孩子。 聽到豬草有這樣多的藥效,小滿簡直是呆滯了。 他有些小心翼翼接過平時隨便踩踏的野草,趕緊拿回灶間,開始按照江枝的話搗爛泥鰍串的根熬水煎服。 旁邊,徐二瑞也是一臉崇拜:“娘,這可是野草,真的能治病?” 他還有些不相信。 別人的疑惑江枝還需要解釋一下,對這個兒子的疑問,她是一點不慌:“你跟著學一點,別什么都不懂,事事要我操心!” 徐二瑞連連點頭:自己要記住,不然娘又說自己笨了。 回到自己家里,巧云已經做好下午的飯食。 徐家村人千百年來習慣一天只吃兩頓飯,徐二瑞早就餓了。 此時看見又有燉湯和餅,還有一點肉干葷腥,他立即把剛才的青岡子的事忘了。 現在娘把家里的雞蛋、肉干每天都安排著吃,再不藏著掖著留下換錢,徐二瑞感覺美滋滋的。 此時他越發感覺聽娘的話上山,真是不錯! 看著有口吃食就歡喜的“傻兒子”,江枝笑著搖搖頭。 徐二瑞就是普通農家孩子。 原身再是脾氣不好,心中對孩子也跟其他農婦一樣的安排張羅,摳吃摳穿,攢錢讓孩子早早娶妻生子,早早承擔家庭重任。 徐二瑞也沒有什么心機抱負與使命,娶媳婦生孩子,再聽娘的話,老老實實過一生。 其實,這樣的性情落在和平年代挺好,現在也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