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書里雖然有玉米紅薯這些農作物,但沒有化肥良種,看樣子收成也不好,一遇天災就起事。 說起亂兵,山下趙力家的事已經過去兩天,兩家人都刻意回避著村里的話題。 可一想到曾經的鄰居熟人,就死在距離自己不是太遠處無人收尸,小滿爺的情緒明顯很不好,就連干活都時不時看一眼山下的方向。 江枝一邊挖著蓄水渠,一邊看天空,她顧慮不到那些尸首,現在只想著怎么改善自己的生活。 無論葛根也好,青岡粉也好,還是那些野兔野雞的干肉都不是她想吃的,更不想吃上一年兩年。 她想吃香噴噴的白米飯,想吃白面,想吃軟爛肥膩的家禽家畜,想吃油炸花生米,想吃紅油辣子,可這些東西都需要人工種植出來。 從幾天前山火開始,濃煙挾著灰塵,原本就陰沉的天空越發暗黑,仿佛快壓在人的頭頂。 下雨啊!什么時候才能下雨? 心里正想著,突然鼻尖一點冰涼,江枝隨手抹去,前方小滿爺還正掄著鋤頭在砸田埂上的濕泥,恐怕是濺起來的泥點。 可緊接著又是一個水滴落在手背上,這次江枝看清楚了,是水,只是裹著灰,就像一點淡淡的墨汁。 江枝愣了一神就叫起來:“下雨了,是下雨了!” 小滿爺也感覺到了雨點,抬手接雨,欣喜道:“哎呀,總算是下雨了,火燒龍背這幾天,再旱也該下!” 燒龍背,江枝再一次聽到熟悉的詞。 這場山火對天氣是有影響的。 在現實世界里聽爺爺說過,在以前科學不發達,沒有人工降雨技術時,每遇天旱,農民就會自發組織上萬人的祭祀求雨活動,抱上柴薪在山脊上點燃“燒龍背”。 風水先生認為山脈會形成“龍脈”,山脊就是“龍背”,只需要在山脊點火,就可以將沉睡的地龍燒醒,因而下雨。 這樣的活動不說百分百的應驗,五六成的成功率總是有的。 那時候小小的江枝聽得確信不疑,每次上山采藥時,對腳下的龍背也是心生敬畏。 等她長大,弄清楚“燒龍背”迷信背后的科學原理,才知道古人的智慧。 大火引發下雨的原理,是燃燒出現熱空氣,附帶著大量飄浮的煙塵上升。 熱空氣在高空遇冷,水汽凝結附著在塵埃形成的“凝結核”上,化成雨滴落下來。 現代人工大多選擇降雨撒干冰,碘化銀,增加凝結核,進而擴大雨量。 古人沒有冷凝劑,能用的就是一個大量熱空氣。 至于影視劇里堆一個柴堆燒一個活人就能求下雨,那就是個笑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