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果然,幾年后這兩家勛貴就被當時的皇帝捉拿下獄,奪爵毀券。 而馮家卻是文武兩邊雙開花,在京中也是結親頗多,消息很是靈通。 當時正值壯年的還未配享太廟的王大人,就為兒子求娶了成國公家旁支的這位嫡女,畢竟家風這種東西,是能夠傳承的。 也是盼著能夠有一位如同當年那位國公夫人一般的兒媳婦,尤其是知道親家為了自己女兒一步一叩的求了送子觀音,更是對這門親事滿意。 馮家對這門親事也是滿意的。 但,嫁過去的女兒的送子觀音被強要了之后,這滿意就要打一個折扣了。 江寧府是大周江南東路的治所,本就有邸報直達。 邸報傳遞幫官員們捎信件更是理所當然。 自然,前些時日江寧府馮知府這位馮家的人就都知道了汴京的熱鬧,而且知道的更清楚,但是王家人沒問,他們也就不好去戳這個丑聞。 王衍的大娘子馮氏派人去問的就是這位江寧知府。 所以馮氏知道的是元宵節前后最新的袁家熱鬧版本。 馮氏知曉前后事情之后,就趕忙回了自家婆母,來到了揚州。 馮氏對大姑子王若與有些厭惡,但是對小姑子王若弗還是感覺不錯的,尤其是盛家人禮節到位,盛紘見了王衍更是敬意有加,最重要的還是馮氏見過盛家嫡長子長柏之后。 他長柏小小的臉上居然看到了曾經公公的一絲神韻。 又聽王若弗說,這小外甥勤讀不輟,努力上進,所以對盛家也算是高看一眼。 請示了婆母之后,馮氏就直接去了揚州盛家,當面說此事。 正月三十。 揚州通判府, 正門,掛著王家牌子的馬車直接駛進了二門,王氏憂心的皺著眉頭被劉媽媽扶著來迎接娘家嫂子。 看到馮氏出了馬車,王氏趕忙湊了上來:“嫂嫂,伱可來了。” 因為是事關華蘭,馮氏被請到了壽安堂,一路上王氏緊張的挽著馮氏,眼中滿是對袁家最終判定的擔心。 進了壽安堂的正堂,馮氏看到盛老夫人,趕忙問好:“見過老夫人。” 老夫人面帶微笑和微微的感激說道:“麻煩你了,你這還親自過來。” “老夫人哪里的話,都是親戚,哪有麻煩不麻煩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