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盛老夫人打開有些厚的信封。
最上面的是她那庶子盛紘的語氣恭謹的問安信,老夫人打眼看了一遍便放到了一旁。
下面是一封來自汴京的書信,盛老夫人就著燭光看了起來。
原來是娘家侄孫女定了親,還是大周朝實權勛貴顧家的嫡長子,以后不出問題就是妥妥的侯府大娘子。
再下面則是老夫人還是少女的時候的手帕交,余閣老夫人的書信,信中大意是說了元宵節燈會的事情。
余家老夫人自然是不知道盛家和徐家緩和了關系,只是作為自己閨蜜名義上的娘家,還是要說一下的。
看到信中的“燈會遭襲”,盛老夫人的呼吸急促起來。
房媽媽趕忙走了過來關心的問道:“姑娘?”
后面是“拔簪自衛”“怒斥賊子”“皇后嘉獎”的內容,
盛老夫人呼吸平緩了很多,合上信輕聲道:“是個好姑娘?!?br>
“姑娘,怎么了?”
盛老夫人簡略的說了一下信里的內容。
“姑娘,如此看來,娘家好還是有些效果的。您來宥陽多少次了,以前可沒見過主君給您寫過問安的信。”
盛老夫人沒多說什么,她何嘗看不出來這些年她在盛家地位的變化,只是不想計較罷了。
盛紘中了進士開始,她就開始移交家中權力,等盛紘做了泉州通判,她也就不怎么管事了。
幾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勇毅候獨女已經被時間慢慢的消磨,成了最遵‘夫死從子’禮法的貞婦。
老夫人認為自己憑著誥命和之前的身份也能活的好好的。
可自幼見慣了人性的房媽媽可不這么認為,自從盛紘有了管家之權,有不少次都是陽奉陰違,把自家嫡母的話當成耳旁風。
盛紘如此涼薄,也是傷透了費盡心力培養他成才的老夫人的心。
這也是房媽媽知道侯府有意修復關系的時候,她勸自家姑娘接受的原因。
第二日。
王氏不再拉這個臉,有了些強裝出來的笑容出現在宥陽眾人面前。
長柏雖然是回老家,但是依然勤學不輟。
而華蘭一身的氣派,則是讓老家的淑蘭等姐妹們十分的羨慕。
這一天,盛家大房和二房的這兩位老夫人正在閑聊,王氏和華蘭、淑蘭等作陪。
從外面回來的盛維的大娘子李氏從宥陽婦人間的香衣會上得了個消息,
“母親,這香衣會上倒是聽到了一個傳聞?!?br>
眾人看向李氏,李氏趕忙說道
“今日縣令大娘子與我們閑聊,說是一年前離咱們不遠的一處州縣的礦上發生了坍塌,死傷上百人呢?!?br>
盛大夫人閉眼祈禱后說道。
“?。堪浲臃穑@怎么會如此多的人啊。”
“說是那礦上支撐礦洞的木材有問題,礦主為了省錢用了劣質的木料?!崩钍匣氐馈?br>
隨后繼續說道:“后面還有呢,聽說那縣令姓曹,底下的吏員收了礦主的錢,將此事捂了下來,還派人捉拿那些死傷礦工的家人,直說是礦工造成了這等大禍。”
“???”眾人被驚呆了。
“竟有如此顛倒黑白的人。”
“真是黑了心黑了腸的?!?br>
盛老夫人問道:“那此事是如何傳出來的?”
“說是一位路經此地的官員得知的,報上了州府,這才來人調查,聽說那幫子黑心腸的,都要差點激起民變了!”
“哎呦,天爺喲,真是危險啊。”王氏在一旁感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