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相縣城下。 時間來到六月中旬,由于天氣炎熱,張恒早將大軍放到了樹蔭下扎營。 嗯……這里不是夷陵,敵軍也都被困在城中,應該不會有被火燒的風險。 數(shù)日前,張飛拿下平輿的捷報已經(jīng)傳了過來。 看完之后,全軍振奮,但張恒卻沒什么驚喜。 橋蕤和李豐本就不算一流人才,平輿城中只有一萬余人,就算沒被校事府從里面打開城門,估計也頂不住張飛的進攻。 只是如此一來,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平輿被攻下,就等于整個汝南郡被拿下了。沛國這邊自己又大軍圍堵著,城中敵軍便是插翅也難飛。 面對沛國和汝南二郡都落入自己手中的境況,骷髏王會如何選擇呢? 張恒不知道,但他很期待。 樹蔭下,張恒正在沉思之時,賈詡卻走了過來,對張恒拱手一禮。 “相國。” 張恒揮了揮手,示意方悅帶人離得遠些,然后才對賈詡笑道:“文和,你該走了。” 聞言,賈詡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古怪,甚至還有一絲猶豫。 “相國……真要如此嗎?” “怎么,文和怕了?”張恒笑道,目光中帶著一絲譏諷。 賈詡很誠實地點了點頭,“下官的確怕?!? 這種事情,沒有人能不怕,包括賈詡。 他也一直不明白,張恒為什么要堅持這么做。 等到天下一統(tǒng),水到渠成不好嗎。 屆時,雖然也免不了一番拉扯,卻不用張恒和自己動手。 這種級別的罵名,還是讓別人背好些。 一個人肯不肯舍命一搏,除了利益之外,還要看這個人所處的位置。 干大事而惜身者,可不僅僅是因為這人惜身,而是要干的事還不夠大,不值得讓人豁出身家性命。 張子毅如今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功勛卓著。就算接下來什么都不干,也足以安享榮華,青史留名,又何必拿自己的一世清名去賭呢? 賈詡想破腦袋,也沒能想明白。 但還是那句話,身處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同。 在張恒看來,現(xiàn)在是最合適的時間,解決了最好。 若是解決不了,等到天下統(tǒng)一之后,就更不好解決了。 你讓劉備下手干掉天子,然后自立為帝? 這顯然不太現(xiàn)實。 就算是原本歷史上的曹操,最終也是以魏王的身份蓋棺定論。 而且劉備的情況還略有不同。他是宗室,和當今天子是同出一脈,雖然是實質(zhì)上已經(jīng)改朝換代,但名義上還是大漢。 真要讓劉協(xié)禪位給劉備,合法性上矮人一頭不說,神圣性上也略有欠缺。 宗室的身份,是劉備的便利,也是他的桎梏。 之前稱王的時候有多方便,后面稱帝的時候就有多不便。 所以,張恒能想到的最佳方法,也就是如此了。 長安內(nèi)亂,天子暴斃,聽著多么順耳! 劉協(xié)這時候死,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雖然他并無過錯,但也算他為大漢做的一點貢獻吧。 張恒此行出征的目的,就是要掃除這些隱患。不然僅憑一個袁術,還不值得張恒親征。 隨著這些年天下一點點被平定,張恒的功勞也越來越多,已經(jīng)快要過平衡線了。 這次凱旋之后,張恒以后都不會率軍出征了。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凡事都不可做絕了,還是留一線為好。 想著,張恒嘆了口氣,邁步向前走去。 見狀,賈詡也慢慢跟了上來。 “文和,最后再幫我這一次吧。”張恒笑道,“做完了這件事,咱們都能安享榮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