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率先到來的,卻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雖鬢角斑白,走起路來卻虎虎生風,進門后沖劉岱拱手一禮,開口笑道:“使君喚我何事?” 劉岱還禮笑道:“元偉來了,還請稍坐片刻,等群雄到齊之后再做計較?!? 聽到劉岱對此人的稱呼,張恒便明白了此人的身份,正是東郡太守喬瑁,也是最早詐作三公書信,號召天下群雄討董的人。 看上去,他和劉岱的關(guān)系不錯。 緊隨其后的,卻是廣陵太守張超,正是張邈的弟弟。 然后就是山陽太守袁遺,袁紹袁術(shù)的從兄。最后姍姍來遲的人,卻是濟北相鮑信。 這些人都沒有引起張恒太大的注意,直到看到鮑信身旁的一個青年男子時,張恒的表情才稍稍有些凝重。 此人五短身材,相貌并不出眾,但目光卻炯炯有神,其內(nèi)仿若有萬般韜略,觀之攝人心魄。 如果沒有猜錯,此人應(yīng)該就是曹操了。 正當張恒心中猜測之時,劉備卻忽然走上去對此人拱手笑道:“孟德兄,別來無恙!” 那五短身材男子見到劉備,眼中閃過一抹驚訝,隨即也露出了笑容。 “玄德,你也來了!” “討董乃大義所在,備又豈能讓孟德兄專美于前!”劉備笑道。 “好,玄德不愧是高祖苗裔,此番膽氣令人欽佩!” 曹操與劉備對視而笑,都感受到了彼此眼中的熱忱與善意。 在曹操看來,劉備是一個和自己很像的人,都胸懷大志,都立志匡扶漢室,也都有著忠勇報國的一腔熱血。今日在酸棗相遇,恰好印證了這一點,也更讓曹操堅信劉備是自己的同道中人。 旁邊的鮑信見曹操和劉備相談甚歡,便走上來詢問究竟。 “允誠有所不知,這位劉玄德不僅是漢室宗親,也是子干公的高足,更是吾之摯友!”曹操笑著向鮑信介紹道。 聞言,鮑信連忙拱手見禮道:“原來竟是子干公弟子,失敬,失敬!” 不得不說,在世家圈里提起盧植的大名相當好使,當年公孫瓚能夠快速起家,除了自身作戰(zhàn)勇猛之外,也是沾了老師盧植的光。 “鮑府君客氣了,在下區(qū)區(qū)賤名,不值一提!”劉備趕緊還禮道。 “玄德太客氣了?!? 作為袁紹的頭號小弟,曹操如今雖然稱不上一路諸侯,但是在諸侯圈里卻混得很開。有他背書和引薦,劉備很快和在場諸侯打成了一片,至少表面上是其樂融融的景象。 諸侯聚集之后,各自見禮完畢,便紛紛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了下來。 能夠有資格被劉岱邀請的,無不是一方諸侯,早就有自己的座位,唯獨劉備和張恒,在眾人都落座之后還站在堂中。 倒不是他們倆不想坐,只是平時議事時座位就安排這么多,想坐也沒地方。 而諸侯們也便紛紛把目光都看了過來,心中猜測著張恒身份的同時,也在猜想今日劉岱召集眾人是否與二人有關(guān)。 說也奇怪,劉備生平第一次被這么多大佬圍觀,但整個人卻并不怯場,甚至面帶自信之色,不卑不亢地向眾諸侯施了一禮,端得是氣度非凡。 再看張恒,雖然表面平靜,心卻已經(jīng)提到了嗓子眼。 自己諸多謀劃,就是為了在諸侯中取得一席之地,從而登堂入室,為此不惜偽造書信,甚至扯出了天子詔令。 如今,終于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 主位上,劉岱見張恒和劉備站著,當即揮手喚來了侍者。 “再加一張……兩張桌案。” 劉岱本想加一張桌案請張恒入座,但轉(zhuǎn)念一想,劉備好歹是盧植弟子,若是能夠借此打出盧植的旗號,也不失為錦上添花,索性就又給了劉備一個位置,反正他也沒什么損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