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省紀委會議休息室里,委員薛國合正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在首都昏天黑地連續開了一個多禮拜的會,又急急忙忙趕來常豐,他是真累了。 劉崇遠小心翼翼推開門走進休息室,來到薛國合面前小聲提醒道:“領導,會議室已經安排好了,宏遠書記說隨時可以安排會議。” 薛國合輕輕點頭,隨后劉崇遠起身退出休息室。 薛國合這時才睜開眼睛,從沙發上坐起來,想想即將到來的會議,以及自己帶來的任務,就讓他感到一陣頭疼。 “這么草率的任務傳達下來真的好嗎?”薛國合自語道。 從首都到這里,縱然薛國合已經做了無數的心理建設,但他仍然接受不了。 你說好好的,怎么能讓陸安那么個年輕人來當這個督導專員,這不是胡鬧嗎? 作為親歷者,薛國合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個事情有多魔幻。 嶺南的走私大案一直辦不下來,中央決心成立督導組下去調查。 可嶺南不同于其他省份,他的地方勢力相當強大,同時又是改開前沿窗口,沿海經濟大省,政治地位特殊。 除此之外又由于走私大案越查越麻煩,甚至都牽扯到了中央部委。 這讓形勢變得越發復雜。 最集中表現在對督導組領導的設立上。 原本督導組打算照常由紀委牽頭掛帥,再會同監察部和海關等相關部委共同查處。 可結果這一次情況卻變得微妙,他們有的高高掛起尊重組織安排;有的推諉扯皮,還有的干脆直接反對。 當然他們也有理由,他們認為嶺南是改開的前沿窗口,如果貿然啟動這么大規模的調查,很有可能會影響目前開放的大好局面。 要相信地方的同志,這種走私案件就交給嶺南當地來查處就行,沒必要這么大張旗鼓。 以往處理案件,固然也會有不同的聲音,但卻從沒有這一次這么復雜,往往都是表個態就算了的。 可這一次中央會同各部委一連開了半個月的會,卻連個督導專員都定不下來。 其實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也不難理解,就是有人阻撓有人觀望,不想得罪嶺南一系,單憑紀委沒辦法壓住整個局面。 最后消息傳到上面,首長震怒,那時候恰好首長在燕京干校視察,得知燕京干校前不久出了一個名叫陸安的優秀青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