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出言阻攔的兩位姐姐。 諸葛亮微微搖頭,眼睛里滿是滄桑與壓抑,嘆惜道:“珠玉在前,瓦石難當(dāng)。” “這篇文章全文語言清新雅致,言理平易近人,文字簡練謹(jǐn)嚴(yán),足以成為后世學(xué)子們修身立志的千古名篇。” “終究是我諸葛亮技不如人,就不在這里丟人現(xiàn)眼了。” …… 宴會之后,轉(zhuǎn)眼已經(jīng)又過三天。 這段時間里,高義也沒有在館舍里閑著,而是四處拜訪許多荊州名士,想要招募一些文臣謀士。 畢竟如今高義的地盤,已經(jīng)越來越大,僅僅憑借軍師·陳宮與岳父·步騭,壓根就忙不過來。 因此高義決定趁這個空閑期,在荊州大量招募人才。 此時,高義正在深山里訪賢,這次他要拜訪的人大有來頭,乃是三國時期鼎鼎有名的一位謀臣軍師。 此人名叫徐福,本是潁川郡里的寒門士子。早年曾在郡里幫友人報仇,而流亡逃難荊襄,如今在山林里隱居。 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拿,他還專門改名換姓,自稱為:徐庶! 山澗深處的一座小竹屋前。 高義正在拱手與徐庶告別。 “徐兄,院外冷颼颼的,你還是趕緊回屋吧!半月之后,等我啟程回徐州時,必定還會再前來邀請。” “若到那時候,你若愿隨我離去,我徐州絕不會虧待徐兄,必將會以高官厚祿相贈,讓徐兄能一展所長。” 徐庶面上有些猶豫,心里也很糾結(jié),想要有個一展抱負(fù)的機(jī)會,但又不想去投效徐州的高義。 “承蒙貴使看得起區(qū)區(qū)在下,只是我暫時還不想離開……就讓我再考慮一下吧!” 看著徐庶滿臉為難的神色。 高義也不便繼續(xù)出言相勸。 只能領(lǐng)著幾名隨從離去了。 待到走出山澗之后,高義嘴角上揚(yáng),露出一抹冷笑,朝著周圍的隨從吩咐道: “你們幾個趕緊騎馬,火速趕往潁川,去徐庶的老家里,把他老娘給我請過來。” “早就聽說徐庶是出了名的大孝子,軟的不行,咱們就來硬的,這回我看他還怎么拒絕。” 待到幾名隨從走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