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晌午,高義居住的府邸內,有貴客前來拜訪。 此人一身儒雅長袍,頗有幾分文人墨客的風雅之感。 正是袁紹部下謀臣,河北名士·田豐,字元皓! 當年長安兵敗之后,呂布曾率軍逃往河北境內,短暫依附過袁紹,故而高義與田豐勉強也算是舊相識。 “高將軍,昔日黑山一別,區區四載歲月,未曾想高將軍已經乘勢而起。” “竟能在短短一月時間,以弱勝強,先后擊敗曹孟德,困殺劉玄德,坐擁徐豫數郡之地,當真是少年英豪啊!” 原本田豐此次前來沛國,是奉袁紹之命:招納劉備,待到袁曹決戰之時,劉備引一支奇兵自沛國出發,強襲曹操的大后方,使曹軍首尾不能相顧。 但當田豐剛剛抵達沛國之后,便聽聞劉備已經兵敗自刎,故而經過一番思酌過后,他才決定拜訪高義。 畢竟勉強占據沛國一隅之地的劉關張,頂多就是三只公鹿。而坐擁徐豫數郡之地的高義,則是一頭猛虎。 雖失三鹿,而得一虎,豈不美哉! “元皓先生,本將軍一介武夫,不善言辭。此番袁公派遣先生到訪沛國,不知有何貴干?咱們還是有話直說吧!” 對于高義豪爽直言的性格,田豐微微點頭,淡然自若的說道: “高將軍乃當世無雙的萬人敵,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吾主袁公雄才大略,稱霸北境,坐擁青冀并幽近四州之地。” “即便是強如幽州公孫瓚,如今亦是困于易京一隅之地,如籠中鳥雀般,只要吾主一聲令下,彈指即滅。” “高將軍何不投效我主公麾下,待日后我河北百萬雄師渡河伐曹,迎回天子之時,高將軍自沛國發兵,兩路夾擊必可大破曹軍。” “高將軍若立此大功,日后必能加官進爵,光耀門楣,使高氏一族躋身于名門望族之列,子孫后嗣亦能世代享盡富貴榮華。” 高義看著滔滔不絕的田豐,微微搖頭,說道:“光耀門楣?那就算了,我高氏人丁稀薄,僅有我父子一脈,在外征戰疆場數年,家中的院門,如今還在不在都難說,更別提門楣了?” “至于先生所言的袁公雄才大略?怕也言過其實吧!如今的袁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十八路討董聯軍盟主。” “據聞,袁紹如今重用奸佞小人,輕視忠臣賢士,不思開疆擴土,只顧天倫之樂。元皓先生,你覺得這樣的人配得上‘雄才大略’四個字嗎?” “你……!” 田豐想要反駁,但卻不知如何開口。 高義的話雖然刺耳,但說得卻是實情,如今的袁紹確實已非昔日的一方雄主。 處事上,好謀無斷,不喜諫言。 家事上,立嗣不明,三子奪嫡。 謀事上,親近郭圖逢紀等奸佞。 軍事上,常重用淳于瓊等親信。 看著已經逐漸陷入沉思的田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