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側翼建功-《戰國之平手物語》
第(2/3)頁
為了打破僵局,平手汎秀又派遣了一支別動隊,嘗試沿著甲斐東境翻山越嶺進入武藏國。由于道路的限制這支部隊最多不能超過八千人而且無法攜帶任何重型的火器。結果經過兩日奔行后發現津久井城有三千余人,守住了山路的唯一出口,呈現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完全沒辦法通行。
整體上缺乏集團協調的后北條家在局部戰場上展現出了非常優秀的戰斗力,不負多年以來的“善守”之名。
給人的感受是比毛利家硬得多,也難怪這么有自信。
面對大兵壓境,宿敵繞后這種局面,基本沒什么家臣不穩的情況出現,這就已經比毛利家強太多了。更值得稱奇的是,即便小田原城長期陷入爭端,舉棋不定,各地支城也能井井有條地按照過往的法規來征兵防守,大部分人似乎都清楚地知道自身的權責和整個體系的運行方法,并不需要一個克里斯馬式的強主來乾綱獨斷。
僅從個人的才能講,北條早云到氏綱、氏康、氏政每一代好像都比不過毛利元就那么厲害,那么全能。然而數代人近百年的延續,積淀下來的力量遠遠勝過了白手起家的傳奇謀神。
如果不是最北最南兩條戰線同時奏凱,平手汎秀口中的“必勝”之詞怕是要讓人懷疑了。
須知近畿的錢糧也有窮盡之時,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白撿的。如果始終不能有決定性進展的話,二十萬人到前線支撐個一年半載沒問題,三年五年誰敢保證?
萬一后方有啥天災人禍之類的,人心怕是立即要動搖乃至崩潰的。
所幸,在越后和安房,這兩個北條家受限于體量無法顧及到的位置,平手家的軍隊正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
平手義光在北陸,整合近江、越前、能登、越中之力,有軍隊四萬二千人,有景勝一方的地頭蛇當帶路黨,有河田長親、小西行長服侍左右,有瀧川一益、竹中重治出謀劃策,有本多忠勝、島清興沖鋒陷陣,甚至還有蘆名、大寶寺在敵后策應。
而他的敵人,僅僅是上杉景虎、北條氏邦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領導下總計一萬五千農兵罷了。
三個月的時間穩扎穩打,連克大小城砦十余座,每次不求全殲而是圍三闕一,結果就是,敵人越打越弱,越來越沒有信心。
一開始進攻御館城花了二十七日,大筒持續轟擊,以至于有三門過熱炸裂報廢,還產生人員傷亡。
最后到坂戶城之時,早上布好陣勢開始向守軍發動鐵炮弓箭射擊,下午敵人就堅持不住啟城而逃了。
上杉景虎、北條氏邦兩兄弟,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倉皇回到東上野。
然后平手義光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殺過來,與戰果微渺的德川家康、武田勝賴、織田信忠匯合。
后三人不管內心里怎么想,公開場合皆只能自慚形穢,自稱無能了。
汎秀遠在駿河戰場,得知此事固然十分欣喜,但后續仔細讀了書信,卻又產生一些微妙的感受來。
原來越后作戰的方略要旨和行軍安排,皆有瀧川一益參與的份,是此人喬裝親赴前線,觀察了敵軍的具體情況之后,料到對方的破綻所在,才有了后來的“圍三闕一,窮寇勿追”之法。
另外一個竹中重治,由于身體關系無力參與指揮,但在取得勝利之后的會議桌上,帶病成功勸服蘆名盛氏、大寶寺義氏,令他們放棄對新占越后土地的要求,做出恭敬等待裁決的姿態,并合兵一處南下討伐北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永修县|
闻喜县|
建瓯市|
庆元县|
庄河市|
财经|
景宁|
富平县|
清新县|
扬州市|
巴马|
永胜县|
徐汇区|
昌都县|
祥云县|
修水县|
屏东县|
淮滨县|
历史|
垫江县|
长岭县|
西充县|
开鲁县|
西安市|
崇礼县|
乐安县|
甘德县|
四子王旗|
蒙山县|
介休市|
习水县|
台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台湾省|
特克斯县|
武夷山市|
淮滨县|
呼伦贝尔市|
运城市|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