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 追蹤-《天路殺神》
第(1/3)頁
眾人分成三路,鬼十三、蕭魔指等人返回惡海,去接應大軍,程祭鄰、曲云鹿和侯輪月則去尋找星門的修士,葉信帶著墨衍向著北山列夢離開的方向馳去。
墨衍的追蹤術是絕無僅有的,他遠遠跟在距離北山列夢百余里開外的地方,就算北山列夢的感應再敏銳,也不可能發(fā)現(xiàn)墨衍的存在。
轉(zhuǎn)眼過了三、四天,北山列夢一直在往南走,這一天正午,他進入了一座規(guī)模很大的城市,而葉信和墨衍則停在了原地。
“是什么城?”葉信輕聲問道。
“飛黛城。”墨衍回答得很快。
葉信拿出地圖,仔細尋找了片刻,找到了飛黛城的位置,此地和陌塵山一樣,夾在神之帝國與承法帝國的疆土之間。
神之帝國和承法帝國的疆域很有意思,整片本土最肥沃的地方都被兩大帝國占據(jù)著,不過在承法帝國的東北、西北沿線、神之帝國的東南、西南沿線,分立著林林總總的小公國,就像是一片巨大的護罩,把神之帝國和承法帝國包裹在其中。
據(jù)葉信所知,各個大宗門,都不會把自己的宗門所在地設在兩大帝國境內(nèi),那等于跑到虎穴里去劃地盤,遲早會被人連皮帶骨頭吞下去。
而那些小公國、小勢力集團的歷史成因非常復雜,有的原本就是不服王化的山民,有的是因立下大功、名正言順得到封地的名將后裔,神之帝國和承法帝國很多年前立下異姓不得封王的規(guī)矩,就是因為兩國連年交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的大將越來越多,而神之帝國與承法帝國不得不把一座座城市分封給諸將,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疆土一直在萎縮,只得痛下決心,再不給異姓封王了。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神之帝國與承法帝國的佼佼者們不顧安危,廝殺于戰(zhàn)場,最終目標不外是裂土封王,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異姓不得封王的規(guī)矩被豎立之后,那些佼佼者們對神之帝國和承法帝國失望了,便離開了故土,另尋出路,而兩個帝國的皇族卻以驚人的速度崛起。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異姓走得越多,勢力就越微弱,失去了制約的皇族自然越強大,而皇族越強大,異姓就越?jīng)]有話語權(quán),到處都是主子,哪個都惹不起,然后走得更多。
神之帝國和承法帝國立下異姓不得封王的規(guī)矩,本來是為了防止自己的疆土逐漸碎化,但是,那些離開故土的佼佼者們需要修行,需要積攢自己的資源,他們只能去本土的邊緣地帶圖發(fā)展,大批人才的涌入,讓各個小公國、小勢力團體快速膨脹,達到飽和之后,肯定會向神之帝國與承法帝國滲透。
在神之帝國和承法帝國疆土的邊緣地帶,很多城市的主權(quán)還是屬于兩大帝國,但實際控制權(quán)已經(jīng)被各個宗門、小公國乃至小勢力團體掌控了,兩大帝國很清楚局勢的演化,但無力阻止。
如果本土統(tǒng)一了,不管勝利的是神之帝國還是承法帝國,那些小公國和小勢力團體都將被逐個摧毀,連那些大宗門也沒辦法生存了,除非他們愿意向帝國效忠,所以,一種廣泛的認知就形成了,必須讓本土保持均勢,如果神之帝國占了上風,他們會幫助承法帝國,反之,如果承法帝國占了上風,他們又會去幫助神之帝國。
承法帝國和神之帝國不是不知道各大宗門的算盤,唯一的辦法是兩國暫且休戰(zhàn),然后集中全力清掃自己的后方,問題在于,兩大帝國之間連一丁點相互信任的基礎都沒有,而且他們都認為那些宗門、公國不過是纖芥之疾而對面的帝國才是心腹大患。
皇族太過強勢,導致兩大帝國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別的不說,只提前方的飛黛城,飛黛城建成不過二百年,已經(jīng)變成了人口達到幾十萬的大城市,因為兩大帝國的人始終在不停的往外走,出現(xiàn)了一座新的城市,短短時間就能填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宝山区|
嘉鱼县|
冕宁县|
乌海市|
剑河县|
庆安县|
孝昌县|
泸溪县|
大化|
鄂伦春自治旗|
阿巴嘎旗|
淮北市|
富源县|
南和县|
宝丰县|
精河县|
中阳县|
麻城市|
兴山县|
大丰市|
天镇县|
安泽县|
定安县|
东兴市|
府谷县|
松滋市|
临沭县|
秦皇岛市|
安新县|
砚山县|
阿城市|
酉阳|
井研县|
开江县|
长沙县|
丹东市|
巴塘县|
石渠县|
汾西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