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殊料,這回老夫人竟一口應下:“你想去就去,我老婆子還能擋著兒孫出息不成。” 當年不答應,是拴著大兒子在家生孩子,如今孫子有了敞亮的前程,大兒子年紀大了,生不動了,愛去哪兒去哪兒。 若能混個前程出來,將來也能幫扶一把孫子。 親叔叔哪有親爹親,只有大兒子才會傾盡全力幫助大孫子,更何況,大孫子多次出言不遜,得罪了小兒子,小兒子多少有芥蒂的。老夫人心里跟明鏡兒似的。 心想事成,甄世儉哈哈大笑,團團朝甄世廉拱手行了個禮:“二弟,哥哥先謝過你!” 謝罷感慨,“還是親兄弟好,互相扶持,咱們兄弟一心,其利斷金!甄家會越來越好的!” 甄世廉眼角一抽,笑容不變。 小殷氏低頭喝茶,掩去唇邊的嘲笑。 甄家眼下的麻煩,都得到了解決,暖閣的氣氛更為輕松和睦。 甄家開年不順,接二連三見血,老夫人為圖個吉利,裝也要裝個慈眉善目、喜氣洋洋出來。 喝了半盞茶,她便感到疲憊,擺手說:“今兒過節,大家事多,你們都去忙去,青殷留下,給我讀讀經書。” 這幾日,她每天會讓甄青殷留下一段時間,美其名曰侍疾,也不讓她做什么,只讓她讀讀書。 但得跪在她的榻邊讀。 虧得她怕甄青殷向小兒子和晁國公夫人告狀,好心地給了個蒲團。 從第一天的半個時辰,到昨兒的兩個時辰。 今天這一跪,估摸得延長到兩個半時辰了。 甄世廉怕老夫人磋磨甄青殷,頭一天專門打聽,得知只是讓甄青殷跪在蒲團上讀書半個時辰,便沒說什么。 老夫人是他生母,正病得厲害,左右權衡下,只能委屈一下青殷,這樣也有利于青殷對外營造孝順的形象。 但是,昨兒夜里,小殷氏告訴他,甄青殷跪了兩個時辰,回朝雨閣時,是丫鬟背回去的,細問才知母親的陰私手段。 為人子者,不好說母親的不是,甄世廉正要尋個借口叫走甄青殷,正好把甄青殷帶出甄家,參加晚上的賞燈宴,甄青殷蓋上茶碗,朝桌上一擱,先開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