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inf

    如果比較歷朝歷代的皇城,從中選一個最為氣派的,那或許有一番爭議,但如果選一個最寒酸的,別問,問就是宋朝。

    北宋汴梁的皇宮,前身是唐朝宣武軍節度使的衙署,就是朱溫擔任的那個職位,以此為根據地,兼并中原,建立后梁,后梁建立,改衙署為建昌宮,經歷了后晉、后周,最后被趙匡胤入主。

    建隆三年,趙匡胤穩定了政權,開始征發工匠,命人按照前唐洛陽的宮殿制度來營建宮城,可問題是,汴梁是唐代的州城發展起來的,跟長安、洛陽相比?那實在想多了……

    以前的都城,在建立之初就有完整的規劃,若能從高空俯瞰,真是規制至極,賞心悅目,汴梁則是自發生長出來的,顯得雜亂無章,宮城之外也是密密麻麻的民房商鋪,不論從哪個方向擴展,都勢必要拆掉一大批建筑。

    而有鑒于五代時期的混亂,為了穩定國朝,宋初的朝堂就達成了許多共識,其中奪民私產、逼民搬遷,是很不體面、很不道德的行為,因此有了趙二不愿意強拆民居的良善之舉,最后也就修修補補湊合用。

    當然,宮城的寒酸,是相對歷朝歷代的恢宏壯闊而言,單就這個時代,放眼其他國家,宋的皇宮還是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建筑群。

    陳堯咨由宣德門入,在內侍的引領下,走了足足兩刻鐘,才抵達垂拱殿。

    垂拱殿并不單單是一座殿宇,而是一處廊院式的建筑群,前后兩進。

    第一進院落,主要殿宇就叫垂拱殿,殿東西兩側帶有朵殿,此時就有女官進出。

    這些女官身著圓領青衫,頭上戴著未鋪翠的軟翅女巾冠子,臉上素凈無妝,維持著國朝的樸素。

    陳堯咨看似目不斜視,實則盡收眼底,面容為之緩和。

    有時候想想,這位太后與前朝武曌確實不同,對于身邊的女官都如此約束,是可以穩定大局,又不會篡奪江山的。

    但陳堯咨旋即又生出警惕之心,焉知不是這位太后故意做給群臣看的?

    正如外戚劉氏,劉美還活著的時候,那時真宗尚在,劉氏一族謹慎恭順,頗有好名聲,等到先帝駕崩,太后執政掌權,外戚的囂張跋扈之態頓時顯露出來。

    太后的權力必須加以制衡,外戚的權力必須加以遏制,否則必定變本加厲。

    此次劉從廣之死,當竭力周旋,迅速破案,不給對方借題發揮的機會!

    陳堯咨下了決心,走入殿內,就見珠簾之后,一道身影端坐,平和而威嚴的女子聲音傳了出來“陳卿家來了,坐!”

    垂拱殿內君臣交談,一向是賜座的,但這回陳堯咨卻沒有坐下,立在圓凳前,躬身一禮“老臣權知開封府,卻尚未尋得真兇,有愧于心,不敢受座!”

    這是以退為進,距離案發才過去一日,查不到真兇并不代表無能,倒是宮內立刻派人催促,顯得過于急切。

    換做一個軟弱之輩,或許就要寬宥幾句了,但劉娥只是擺了擺手,內侍就將圓凳撤走,再淡淡地道“陳卿家要向老身稟明此案的蹊蹺之處?”

    陳堯咨道“今早劉府宅老入府衙,受供備庫使劉從德之命,轉達一條新線索,據他們所言,劉從廣的遇害,與一部傳奇話本有關。”

    劉娥聞言也有些詫異“傳奇話本?”

    陳堯咨年少時過目不忘,十八歲高中頭名,是國朝最年輕的狀元,即便如今年紀大了,思維不比從前,但也極為順暢地將開篇明義的詩句道出“世人但喜作高官,執法無難斷案難。寬猛相平思呂杜,嚴苛尚是惡申韓。一心清正千家福,兩字公平百姓安。惟有昌平舊令尹,留傳案牘后人看。”

    “老臣已看過此書,其中所寫的,是前唐狄梁公之徒蘇無名,為官任上,查案緝兇,為民做主,屢破奇案的故事。”

    “而據劉從德所見,劉從廣遇害前的種種痕跡,與書中的受害者極為相似,懷疑兇手是看了此書,模仿上面的手法,犯下罪案!”

    劉娥的語氣沉了下來“竟有此事?”

    陳堯咨也是會大喘氣的,等太后作怒了,才接著道“然此案的真相并非如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杂多县| 禹州市| 抚顺市| 鄂托克前旗| 绍兴市| 邢台县| 皮山县| 克拉玛依市| 红原县| 岳阳县| 吴川市| 龙泉市| 南京市| 泾源县| 桂林市| 台北县| 乳山市| 新和县| 九龙坡区| 樟树市| 祁连县| 德兴市| 舟曲县| 邻水| 赤城县| 中方县| 绥德县| 西吉县| 新乐市| 土默特右旗| 镇雄县| 泽普县| 屏东县| 蚌埠市| 宜州市| 白玉县| 田阳县| 泸定县| 乐至县|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