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一大早,林玉梅和馮月英就都趕到榕溪村葉家了。 因為這次要請全村人吃飯,所以老葉家院子里的地方根本就不夠用。 于是一大早,葉家兄弟四個就去曬谷場壘出好幾個灶臺,順便還用凳子和木板搭起幾個備菜的長條案,準備直接在曬谷場上請客。 上午村里人起來看到之后,便有人自發地將自家的桌子和凳子搬過來,還有人將碗盤拿過來用。 這也算是在村里擺酒約定俗成的規矩了。 畢竟這種宴請全村的酒席,基本只有婚喪嫁娶或者是升官中舉的時候才會擺。 有些人一輩子肯定都擺不上幾次。 自然不會為了這偶爾一次的擺酒,就在家里準備那么多桌椅板凳和碗盤筷子。 這時候就需要村里人一起湊一湊了。 大家張羅著往曬谷場搬東西的時候,葉家妯娌三人以及林玉梅和馮月英都已經在忙著洗菜備菜了。 大人們還要下地干活,將東西送過來,最多也只是稍作停留,看看葉家都準備了什么菜。 但村里那些不用去私塾也不用干活的孩子們,就早早都來到曬谷場等著了。 老葉家在這種事兒上,從來都不是小氣吧啦的人。 更不要說,這本來就是為了慶祝葉老四升職,哪有摳摳搜搜不敞亮的道理。 條案上擺著半扇豬肉,一整頭羊,另外還有十幾只雞,一大桶魚。 更不要說各種用油紙包著的熟食,一包包的摞在條案一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更吸引著村里的小饞貓們。 有些干脆都忍不住,直接上手去摸了。 晴天直接帶著嘯夜過來守在旁邊,沖著在周圍蠢蠢欲動的小孩子道:“現在不能亂動,等中午開席之后,大家都有的吃。” 說雖然是這么說,但即便摸不著更吃不著,其他孩子也還是舍不得走開。 晴天只好一直蹲在旁邊守著,直到馮月英過來準備切熟食擺盤。 過來幫忙的趙氏見狀,忍不住感慨道:“老葉家可真是講究人兒。 “換做別人家,就這一個熟食就得算一盤菜了。 “這得有好幾種吧,擺這么大一盤子,可得不少錢。” 趙氏一個個將油紙包拆開,發現葉大嫂從城里買回來的熟食有豬頭肉、醬肘花、熏肝兒、蒜腸兒。 葉二嫂和葉三嫂又抬過來一大盆昨晚剛做好的肉皮凍。 馮月英面前的條案上擺了長長兩排盤子。 她這邊手起刀落切得飛快,葉三嫂則負責往盤子里擺。 馮月英最大的優勢就是刀工好,但是在村里擺酒,基本用不到這個。 村里人才不會看你湯里的豆腐是切成了多細的絲,也不會管你把盤子里的菜切成個什么花。 他們只在乎吃的東西夠不夠實在,菜夠不夠硬。 如今總算是有個差事能讓馮月英發揮一下了。 原本還覺得自己刀工不錯,可以過來幫一下忙的趙氏都看傻眼了。 從馮月英手下切出來的熟食,全都薄厚均勻,而且絕對不歪不散。 葉三嫂都不用費勁,直接一片接一片地擺在盤子里就已經足夠賞心悅目。 趙氏看了半天硬是沒搭上手,馮月英自己就已經切得又快又好了,她干脆去幫葉三嫂一起擺盤。 她一邊擺盤一邊還不忘了感慨:“真不愧是跟著你大嫂去京城做酒席的人,這刀工可真是沒的說。”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嬸子您是沒看見,我們月英能把豆腐都切成頭發一般的細絲呢!” “我了個乖乖,豆腐還能切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