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在什么事兒上都聰明,那不成文曲星下凡了? “咱家五個孩子如今都送去私塾讀書,每年光是束脩和筆墨紙硯就得花不少錢。 “村里人背后說咱們家賺了點錢就燒包,你以為我不知道么? “但是話又說回來,你以為我把孩子們都送去讀書,是指望咱家能出五個秀才還是五個舉人么? “書若是那么好讀的,那朝廷里還不得人滿為患了? “不能考中秀才、進士難道就不是好孩子了? “就拿今天的事兒來說,最近家里收山菜,咱們在家就只能用炭筆畫豎線記賬。 “可晴天一回來,立刻就能把賬記得清清楚楚,算得明明白白。 “所以你能說讀書沒用么?娘跟你說,識字就比不識強! “如今老三在木工坊做事也很是穩定,你跟著你大嫂也能賺不少錢貼補家用。 “你可著村子里挨家挨戶想想,是不是早就超過大部分人家了? “這樣的日子,以前在關外的時候你敢想么?” 葉三嫂沖葉昌年發了一頓脾氣,剛剛又哭了半天,情緒基本上得到了宣泄,此時終于能冷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了。 可不是么,如今這樣的日子,以前在關外的時候,別說想了,做夢都不敢夢到這么美的事兒。 以前在關外吃糠咽菜也過得挺高興,如今日子過好了怎么反倒不知足了。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自己總想著跟別人去比較惹的禍。 她以前也從未想過要讓兒子讀書做官。 可自從兩個孩子去讀書開始,她的得失心也跟著越來越重了。 葉三嫂此時終于意識到,自己最近所有的煩惱和不開心,其實都是自己心態出了問題。 “娘,我想明白了。”葉三嫂腦子終于轉過了這個彎,“是我自尋煩惱了。” “人都是這樣,家里窮的時候,天天忙里忙外都只為了一張嘴。 “你如今能為這些事情煩惱,也說明咱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填飽了肚子才有空想別的呢!” 葉三嫂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小聲央求道:“娘,這事兒你可別跟大嫂和二嫂說,實在太丟人了。” “放心吧,娘可不是那種亂傳話的人。”葉老太太見葉三嫂眼底的糾結的確消退許多,笑容中也透出了幾分輕松,自己也松了口氣。 這也是她以前在關外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自打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幾個兒子都各自有了不同的發展。 她也越發覺得自己身為大家長、家里的掌舵人,身上的擔子之重。 她可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幾個兒子因為利益鬧翻,老死不相往來。 這樣她就算是死了,都沒臉下去見老頭子。 好在家里四個兒子都是拎得清的,媳婦們也都明事理,讓這個家還能一直這樣平穩地往下走。 “行了,出去吧,一上午把我累得夠嗆,我得睡個午覺了。”葉老太太見葉三嫂沒事了,便下了逐客令。 葉大嫂從堂屋一出來,就撞見來不及躲閃的葉老大、葉老二和葉二嫂。 兩個做大伯哥的不方便詢問,于是葉二嫂上前一步,拉住葉三嫂的手問:“沒事兒吧?娘沒打你吧?” “二嫂,瞧你說的,娘都多少年沒打過人了。”葉三嫂忍不住笑起來,“再說了,娘就算打人,也一直都是打兒子,可從來沒打過咱們做兒媳婦的。” “沒事兒就好,我們在外頭聽著娘拍桌子都嚇壞了。” 葉二嫂見葉三嫂并沒有什么想要傾訴的欲望,便也沒有再追問,很快就換了個話題。 “既然沒事,那咱倆一起去后院摘點兒菜給大哥帶回去。” “對,你瞧我都給忘了!”葉三嫂一拍大腿道,“大哥,你還沒去后院看呢吧?” “看什么啊?”葉老大納悶兒地問,自家后院他又不是沒見過,有啥好看的。 葉老二立刻推著葉老大往后院走。 “大哥,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葉老大繞過正房來到后院,腳步一下子就停住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面前這一大片綠油油的是自家的菜地? 但是他從京城趕車回來,一路上經過了不少菜地,很多菜苗都剛長出來不久,綠色甚至都沒辦法將下面的泥土全部遮住。 尤其是一些綠葉菜,簡直都快要跟岑老在暖房里種的一樣大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