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去吧去吧!”把晴天打發走了,葉大嫂在心里松了口氣,這才沖兄弟倆說,“走吧,帶我去看看爺爺奶奶。” 她一低頭正好看到葉榮旭羨慕的眼神。 葉大嫂一開始還沒想明白他為何會有這樣的表情,但是再一想才明白,葉榮旭看著跟雙胞胎年紀差不多,按理來說早就該送去私塾了。 但是孩子這會兒還在家里,怕是還沒上過學,也不識字,所以才會羨慕吧。 葉榮旭把葉大嫂帶到西屋。 西屋炕上常年躺著兩個因病無法起身的老年人,屋里的味道比外面更加難聞,光線也十分昏暗。 葉大嫂進屋之后適應了一會兒才看清炕上躺著的二老。 “叔,嬸兒,我是隔壁老葉家的大兒媳,慶剛兄弟托我過來照看一下,我過來看看你們。” 慶剛爹說不出完整的話來,嘴巴開合半天,只能發出“阿巴阿巴”的聲音。 慶剛娘的情況稍微好一些,還能把上半身撐起來跟葉大嫂說話。 “真是麻煩你了,慶剛說今天連早飯都是你給我們做的,都這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才好了。” “嬸兒,咱們兩家是鄰居,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您說這話就外道了。” 葉大嫂說著就順手將一個枕頭塞在了慶剛娘的身下,讓她能靠著點兒。 就這么一個動作,慶剛娘看葉大嫂的眼神就更慈愛和喜歡了。 別看好像只是個順手的動作,但其實只有十分細心或者照顧過這類病人的耐心的人才能這般自然地做出來。 葉大嫂自己卻似乎沒有察覺到剛才的動作有什么特殊,好像真的只是順手而為。 她看了看屋里的情況,問:“叔,嬸兒,今天外頭天氣可好了,太陽都已經出來了,而且一點兒風都沒有,我把窗戶打開給你們通通風好不好?” “那敢情好了,我兒媳婦在家的時候,每天都會幫我們通通風,不然這屋里的味道難聞得很呢!” “好嘞。” 葉大嫂說著給老爺子蓋好被子,將周圍都掖好,轉身又給老太太披了件襖子,最后才去推開了陽面的窗戶。 春天清新的空氣一下子涌入屋內,屋里也瞬間亮堂起來,二老的臉色看著都好多了。 葉大嫂又出去把堂屋門和東屋的窗戶全都給打開了。 做完這些之后她又回到西屋詢問兩位老人要不要解手。 老太太趕緊擺手道:“這個不用你幫忙,我這上半身還能動彈,老頭子這邊我也能弄得了。” 葉大嫂知道老太太肯定不好意思,便道:“嬸兒,你別不好意思,有啥事兒就讓小旭過去叫我,我兩個小叔子都在家,我叔要是有啥需要,他倆都能幫忙。” “知道了,謝謝你啊,若是有需要,我再讓孩子們去叫你。” 雖然老太太嘴上這么說,但是葉大嫂知道她肯定不可能主動開口說的。 于是從屋里出來之后,她又單獨對葉榮旭道:“若是爺爺奶奶有啥要幫忙的,你就趕緊喊我知道么? “不用跑去我家喊,你看見沒,就在你家障子這邊喊,我就能聽見的,記住沒有?” 葉榮旭連連點頭:“大娘,我記住了。” “行,那你再過一會兒,記得把門窗都關上,好不好?” “好。”葉榮旭再次點頭。 但是葉大嫂還是不放心,想了想道:“算了,一會兒我再過來就是了,你好生看著弟弟就行。” 葉大嫂離開之后,葉榮旭就帶著弟弟坐在了門檻上。 平時葉慶剛不是忙地里的活兒,就是出去做點零工或是打點小牌。 呂氏在家又要做家務又要照顧老人,對孩子的關注肯定就沒有那么多。 葉榮旭從小就習慣了幫娘親看著弟弟,兩個孩子也都盡量乖巧地不給呂氏添麻煩。 兄弟倆平時甚至都很少出門。 所以做了這么長時間的鄰居,老葉家都還不知道葉慶剛家兩個孩子叫什么,兩家的孩子也從來沒在一起玩兒過。 葉大嫂剛從葉慶剛家回到自家,便被等在門口的晴天拉進屋里開始“上課”。 “娘,咱們上午就學兩個新字就行。”晴天說罷,在紙上寫了“上、下”這兩個字,然后連比畫帶說地用自己的理解講給葉大嫂聽。 “娘,你看,這個上字,它的筆畫都在這一橫的上面,所以是‘上’字。 “這個下字呢,就都是在這一橫的下面,就是‘下’字,是不是很好記?” “還真是,聽你這么一說,娘再一看就能分得清是上還是下了。”葉大嫂驚喜地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