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說晴天是家里唯一的閨女兒,大家都寵著,但也不能太溺愛了。 想到這里,葉老太太才總算點了頭,還不忘叮囑“再給孩子加件兒衣裳。” 葉大嫂抱著被裹成球的晴天來到江邊的時候,葉老大都已經把弄臟的床單漂洗干凈了。 他個子高胳膊也長,正自己抓著床單的兩端用力擰著。 葉大嫂剛要走過去,就看見村里一個小媳婦湊了上去。 “葉大哥,我在那邊洗衣服,但是我力氣小,實在擰不動,你能幫我擰擰衣服么?” 聽著小媳婦捏得嬌滴滴的聲音,葉大嫂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她停住腳步,想等著看葉老大會如何應對。 不料葉老大頭也不抬地說“擰不動找你家男人去,找我干啥,我又不認識你。” 葉老大說完拎著自己擰好的床單就走了。 小媳婦氣得在他身后直跺腳,埋怨他不解風情。 抱著晴天站在不遠處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葉大嫂心里卻是美開了花。 眼見葉老大都快走遠了,晴天趕緊喊了聲“爹!” 葉老大一回頭,一掃剛才的冷漠,笑呵呵地就湊了過來。 “江邊冷得很,你倆咋又過來了。” “晴天非說床單是她弄臟的,她要來幫忙。” 葉老大便將床單的一端放在晴天手里,幫她一起握著,然后象征性地又擰出幾滴水來。 “行了行了,再使勁兒都要把床單擰壞了。”葉大嫂及時阻攔,然后一家三口說說笑笑地回家去了。 而剛才被葉老大拒絕的小媳婦,心里忿忿不平,一邊繼續在江邊洗衣服,一邊跟其他來洗衣服的人說起王二娘子編的那些閑話來。 上午洗完衣服,下午大家也不能閑著。 吃過午飯就開始和面,把面放在炕上發著,大家才有功夫去休息一會兒。 午睡起來之后,幾盆面都發得暄軟,大家便在葉老太太屋里的炕上擺上炕桌、面板和蓋簾兒開始做饅頭,花卷兒,棗餑餑。 葉大嫂手巧,還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花饅頭。 她做出來的都單獨擱在一個蓋簾兒上,這些都是要留著過年時候上供用的。 大家手里一邊忙活一邊聊天。 葉老太太在一邊看著三個兒媳婦忙活,伸手揪了一小塊面給晴天玩,心里算著日子道“咱家年貨都還沒買呢,你們啥時候抽空去趟京城吧?” “娘,咱一起去。”葉大嫂道,“我們上午洗衣服碰見堂姑了,她家二十八要進城置辦年貨,順便還要把向鑫和向磊接回來,說到時候咱們一起去。” 葉老太太一合計,有人一起去當然是好事兒,買的東西多說不定還能講講價。 但是自家人太多了,兩輛車也坐不下那么多人啊! 葉老四道“娘,我們合計過了,讓哥哥嫂嫂們帶你去買年貨,我帶著幾個孩子在家。” 家里孩子一聽去買年貨居然不帶自己,頓時都急了。 “四叔,我們也要去京城。” “是啊,奶奶,你帶我們一起去唄!” “奶奶,我也要進城……” 幾個孩子頓時吵鬧起來。 葉老大聽到吵鬧聲進屋道“既然你們這么想去買年貨,那就一起去。” 還不等孩子們高興起來,就聽他繼續道“我原本打算正月十五帶你們進城去看花燈呢,你們要是跟著去買年貨,那花燈咱們可就不去看了!” 這話一出,孩子們全都陷入了糾結之中。 買年貨這樣的好事兒誰不想去啊! 以前在關外的時候,每次跟著去買年貨,都能看到很多好吃的。 過年期間大人們也會比平時更加寬容和大方,會更容易滿足他們的一些小愿望,可以說是小孩子一年到頭最期盼的日子了。 就連關外趕集買年貨都這么好,京城的好吃的肯定會更多。 但是他們以前都沒看過花燈,每年正月十五都是大人給他們用紙糊個燈籠,再放里面一截快要燒完的蠟燭,便算是看過十五的燈了。 京城正月十五的燈叫花燈誒,那肯定特別好看吧! 見幾個孫子一臉為難的樣子,葉老太太于心不忍地說“別聽他們瞎說,咱們到時候一起進城!” “娘,都帶上去的時候勉強能坐下,回來可就不方便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