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先帝在時大開海禁,鼓勵船只出海,這事兒您二位應(yīng)該都知道。 “但當(dāng)時,偶爾有從海外過來的西洋人,都生得一副嚇人的怪樣子。 “有時候海邊還會擱淺一些破損的船身或是西洋人的尸首。 “所以咱們的百姓都不敢遠渡重洋,生怕死在外頭回不來了。 “后來先帝沒有辦法,自己從內(nèi)庫出錢,建了兩艘大型的海船,從民間招募能人志士出海,這個蔣員外便是其中之一。 “當(dāng)時先皇為了鼓勵大家遠渡重洋,每個登船的人,都允許帶一些自己的貨物,去賣給西洋人。 “當(dāng)時帶什么的都有,許多人都帶了很多貴重物品。 “唯有這個蔣員外,他帶的東西跟旁人都不一樣,您猜他帶了什么?” “什么?”秦夫人都聽入神了。 秦鶴軒道:“無非是瓷器、茶葉和綢緞其中之一吧!” “小少爺真是才思敏捷,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姜嬤嬤夸贊道。 秦夫人問:“鶴軒,你怎么知道的?” “去西洋,這三樣?xùn)|西是公認(rèn)最賺錢的。 “蔣員外當(dāng)年既然能得到先帝的褒獎,就證明他帶的東西贏得了西洋人的喜愛和哄搶。 “其他人通過他看到了這其中巨額的利潤,成為今后繼續(xù)出海的動力。 “也可以說他以一己之力,幫先帝將海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所以才有了如今這樣海上船只穿梭往來的盛況。 “瓷器、綢緞和茶葉,這些年已經(jīng)不知為大齊賺回來多少金銀了。” “要不連魏先生都總夸小少爺天資聰穎,這說得比老奴知道的都多!” “原來是出海做生意發(fā)家的,難怪有這樣的眼光和財力。” 剛才花園那驚鴻一瞥,給秦夫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所以對蔣員外也頗有好感。 “一會兒等姐姐到了,叫上她一起去花園里走走。” 正說著,月桃就進來報信兒道:“夫人,王妃娘娘已經(jīng)到了,這會兒正下車呢!” “那咱們快過去吧!” 秦夫人剛從關(guān)外回來的時候,去王府見了姐姐一面,到如今算起來已經(jīng)有一段時日了。 王妃出行,排場自然比秦夫人還要大上許多。 王妃娘娘已經(jīng)端坐在屋內(nèi)了,下人們還在進進出出地搬著東西。 看到秦夫人帶著秦鶴軒過來,正站在院門口指揮下人搬東西的紅纓忙迎上來道:“奴婢見過秦夫人,見過秦小少爺。” “快起來吧,姐姐在屋里呢?我們現(xiàn)在能進去么?” “瞧您這話說的,誰都不能進您和小少爺也肯定能進去啊!”紅纓說著在前面帶路,“今個兒出發(fā)的時候,娘娘還后悔說,應(yīng)該跟您約好時間一起走,這樣路上還能有個人說話。 “奴婢當(dāng)時便說,一到了園子,秦夫人肯定會頭一個過來找娘娘的。 “您看,這不正讓奴婢說著了么?” 說話間,三人已經(jīng)走到正房屋門口。 紅纓挑起簾子沖里面道:“娘娘快看誰來了?” 正房屋里榻上坐著一位三十來歲的美婦人,眉眼雖然跟秦夫人有幾分相似,但是卻比秦夫人還要美上三分。 但是美人兒的眉宇間卻帶著淡淡的愁容,讓人看到都忍不住心疼,想要伸手替她撫平眉心的川字。 “姐姐。”秦夫人喚了一聲,快步走進屋里。 “雁琴,看來還是你來得比我早啊!” 秦鶴軒也尾隨秦夫人進屋,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禮道:“鶴軒見過姨母,給姨母請安。” “好孩子,不必多禮。”王妃娘娘看到秦鶴軒,十分高興地招呼他到自己身邊來坐,“今天這身兒衣裳不錯,襯得你氣色好了許多,臉都亮堂了不少。” 秦夫人聞言立刻對兒子道:“聽見沒有,連姨母都這樣說。 “你小小年紀(jì),就該多穿些淺色和鮮艷的顏色,不要天天穿得跟你外祖父一般老氣橫秋。 “那樣的衣裳,等你以后年紀(jì)大了,穿不夠的穿! “現(xiàn)在就是要趁著年輕,多穿些鮮亮的顏色才是!” “是,母親。”秦鶴軒應(yīng)了一聲。 王妃娘娘立刻打圓場道:“鶴軒跟在爹身邊長大,像他也是正常,你也別總說孩子,慢慢來嘛!” “的確是我有些著急了。”秦夫人只得承認(rèn),然后轉(zhuǎn)移話題道,“沒想到姐姐居然會來賞花宴,之前我聽說的時候,還以為是那個蔣員外為了請到人,對外放的假消息呢! “直到姐姐叫人上家里來告訴我,我才敢信。” 王妃娘娘露出個有些無奈的笑容道:“我自然是不愿意出門的,但是這個蔣員外,當(dāng)年跟王府也算是有些淵源。” “哦?”秦夫人這下更吃驚了,這個蔣員外到底是個什么人,不但得到過先帝的夸獎,甚至還跟瑞親王府有淵源? “我公爹當(dāng)年被先帝抓差,負(fù)責(zé)海運這一塊,愁得頭發(fā)胡子嘩嘩地掉。 “誰知道后來居然被一個姓蔣的年輕人打開了局面。 “雖說他也是為了出海賺錢,但是當(dāng)年我公爹說過,承他這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