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放心,咱姑家有騾子車,她也要去喝回門酒,說好到時候拉著我和老三媳婦,我們一起去。” “那我去給你們趕車,你們幾個女的自己去不安全。”葉老大還在努力爭取,畢竟要媳婦一個人去那么遠又不熟悉的地方,他心里多少還是有點擔心的。 葉大嫂卻突然湊上來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怎么了?” “看看你是不是發燒了,不然怎么說胡話呢!”葉大嫂像看傻子似的看著自家男人。 “咱姑要去參加回門宴,把姑父自個兒扔家里?” 葉老大這才恍然大悟,對啊,劉全也是要一起去的。 晚上,跟著葉東魁進城的三兄弟一起回來,看看臉上的表情,就極其生動的詮釋了什么叫做有人歡喜有人愁。 葉老三自然是沒問題的。 不但沒有問題,還表現的極好,回來之后東魁說還在對葉老三贊不絕口。 “你是不知道呀!”葉東魁呷了一口酒,拍著葉老大的腿說,“老三這孩子,是真有天分呀! “說句不好聽的話,老三都是讓你們家給耽擱了……” 葉東魁喝了幾口酒,說話變得磨磨唧唧。 “你們不知道,今天我們到木匠鋪的時候,正好有個客人上門,要修一個老大的雕花家具。 “他那個家具雕花復雜得很,可不是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兒的。 “看著那又大又復雜的家具,連老板都面露難色。 “結果你猜怎么著?你家老三只看了幾眼,一出手,很快就給人家修好了。” “木匠鋪的王掌柜對你家老三更是贊不絕口,哪里還用從學徒做起,給他個供奉做都沒問題。” 但是相比葉老三的順利,葉老二和葉老四今天算是知道了什么叫處處碰壁。 二人也在城里奮力地找了一圈工作,但也不知為什么,全都被拒絕了。 葉老二倒也罷了,一來他除了種地什么都不會,看來看起來年紀也有些大了。 但是葉老四卻連個打雜出力的活都沒找到,也著實讓家里人有些沒想到。 葉老大拍拍葉老四的肩膀道:“別想那么多,說不定就是運氣沒到。 “過兩天抽空再去試試,實在不行就去京城找,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了?” 葉老三回家收拾了一些東西,第二天一早便進城去了。 眼見葉老三找著活兒了,最高興的人莫過于葉三嫂了。 她之前一直擔心自家兩口子沒有進項。 如今葉老三能在木匠鋪找到事做,就相當于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了。 自己再跟著大嫂到處接點兒酒席,賺點小錢。 這樣一來,家里的錢不是慢慢就攢起來了么! 葉三嫂越想越是高興,壓根兒沒有自家男人要出門好久不回來的擔憂和牽掛,夜里做夢都笑得嘎嘎的。 第二天一早,葉老三自己去村口搭騾子車去了城里。 葉三嫂在家幫葉大嫂磨了幾把菜刀,預備著去葉華家做酒席用。 當然,主家是要負責準備全部餐具廚具的,不過葉大嫂覺得還是用自己的順手,反正也沒有多沉,一起帶過去便是了。 第三天一大早,劉全就趕著車過來接她們了。 去的路上,葉大嫂跟葉娟兒道:“姑,一會兒到了地方,你可千萬別到處跟別人夸我廚藝好。” 葉老大來到灶間,跟葉大嫂商量道:“今天晌午族長留下來吃飯,娘又讓我去請堂姑一家,再加上姜嬤嬤也不少客人了。 “可咱家現在連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總不能還讓人圍著板車吃飯吧?” “你帶著晴天去找左鄰右舍問問,說說好話,看能不能借兩張桌子先用一用。”葉大嫂只能這樣給他出主意道。 “行,我過去看看。”葉老大抱著女兒出門,身后立刻跟上了五個小尾巴。 但是接連敲了兩家鄰居的門,家里竟然都沒人應門。樂文小說網 葉老大正納悶兒呢,就見一位老大爺正步履匆匆地往河邊方向走。 他定睛一看,正是之前提醒自己去找村長的那位。 葉老大三步并做兩步追上去問:“大爺,今天村子里可有什么事兒?怎么我家左鄰右舍都沒人在家啊?” 老大爺一聽他問,立刻痛心疾首地拍著大腿道:“哎呀,出大事了! “村里的打谷機讓人給用壞了!” “哎呀,沒時間跟你說了,我得趕緊過去看看!” 葉老大一聽也顧不得借桌子了,趕緊往河邊走。 還不等他走到打谷場,就已經聽到前面吵吵嚷嚷的聲音。 村長也急得很,為這件事已經去上頭跑了好幾次了。 但是最近眼瞅要秋收,各地事情忙得很,縣衙里那幾個差役根本不夠用。 榕溪村地處偏僻,又沒錢打點,秋收前能不能輪到都不好說。 可是這些事兒,他自己心里清楚,卻不方便對村里人說。 若是有人心術不正,添油加醋地傳出去,自己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