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伙到家后,先打了井水洗了洗臉和手,然后就坐在桌邊捧著碗大口吃了起來。 每個人埋頭苦吃了兩碗飯之后,才終于放慢了速度,也有功夫開始聊起天來。 葉老二道:“姑父,我看你種地的確挺有一手,你家的莊稼都比鄰居家長得好,等明年我家把地收回來之后,我可得好生跟你學學。” “那沒問題。”劉全滿口答應,“咱們誰跟誰呀,都不是外人,我跟誰藏私也不能跟你藏私。” “得嘞,那我就在這兒先謝謝姑父了。” 雖說兄弟四人以前在關外的時候,都是一起忙地里的農(nóng)活,但若要說最喜歡泡在地里,恨不得把全部心思都用來研究怎么種地的,就只有葉老二了。 經(jīng)他手伺候的莊稼,絕對不帶見一根雜草的。 如今來到榕溪村,這段時間葉二嫂忙著給秦小少爺做衣裳,葉老二沒有地方可待,便經(jīng)常到村里各家的地頭轉(zhuǎn)悠。 正如他所說,全村都算上,就劉全種的莊稼長得最好。 葉老二也不免有些擔心,他以前那一套本事,靠的都是自己細心觀察和鉆研,可那些經(jīng)驗應該只適合關外的環(huán)境。 回到關里之后,還能不能行之有效,就說不好了。 聽到劉全答應要教自己,葉老二才難得地露出了笑臉。 葉老太太見狀跟葉娟兒道:“我家這個老二,就喜歡擺弄莊稼,一天到晚泡在地里頭。 “老二媳婦以前總是跟我抱怨,說他寧可在地里擺弄那些土坷垃,也不愿意著家。 “還真覺得土比媳婦兒好看不成?” 葉二嫂一聽婆婆這是在拿自己打趣,急忙攔著說:“娘,這都啥時候的事兒了,我都忘了,您老人家咋還記著呢?” “能不記著嗎,當初為了這,我還把老二罵了一頓,這樣他閑著沒事多回家看自個兒媳婦兒,別蹲在地里就知道看土。” 葉老二后知后覺地一拍腦門道:“原來之前是你去跟娘告狀了呀?怪不得娘當時莫名其妙就把我罵了一頓。” 此言一出,屋里的大人們?nèi)夹α恕? 葉二嫂雙手一攤道:“看吧,大家來給評評理,事兒都過去好幾年了,這呆子直到今天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兒。” 聽了葉二嫂的話,大家頓時笑的更歡了。 今天孩子們也都去地里幫忙了,雖然活干得不算多,但一個個跑來跑去一會兒都沒閑著,不到晌午就都餓得前胸貼后背了。 所以大人們開始嘻嘻哈哈說話玩笑的時候,孩子這一桌都還在安安靜靜地吃飯。 就連晴天都比平時多吃了不少,看得葉大嫂又是高興又是擔心她吃多了積食。 晴天這孩子從不挑食,但是因為之前在善家一直吃不飽的緣故,所以她的胃早就被餓小了。 剛來葉家的時候,她既怕自己吃多了被嫌棄,又的確是吃不了幾口就飽了,可沒少讓葉大嫂操心,恨不得一天八頓變著花樣的給她做。 但今天這么一看,什么吃多吃少,還是要看到底餓不餓。 不過即便晴天今天吃的已經(jīng)比她平時多了不少,卻也還是孩子里吃的最少的那個。 所以她第一個放下了筷子,然后便左顧右盼地看著別人吃。 她湊近坐在身邊的葉向磊,自以為小聲地問:“小蘇,你之前不是說你娘做飯老難吃了嗎?但我覺得還挺好吃的呀! “雖然比不上我娘做的,但也已經(jīng)挺不錯了,嫌棄自己娘是不對的。” 晴天以為自己說得挺小聲,但其實屋里人大都聽見了。 葉娟兒一邊想笑,一邊又想瞪兒子。 葉三嫂更是直接開口問:“晴天,你娘和姑奶誰做飯好吃?” 晴天毫不猶豫、一個磕絆都不咋地說:“當然是我娘做的好吃。” “不好吃你今天都吃了這么多?”葉三嫂繼續(xù)逗她。 晴天急忙解釋道:“不是不好吃,果然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只是比我娘還差了那么一點點。” 一旁的葉大嫂實在撐不住了,笑著抱住晴天:“我的傻閨女呦,是不是娘做的飯都吃不出來了?” 晴天聞言一下子懵了,她剛才吃著的確覺得像是葉大嫂的手藝。 但是今天不是來姑奶家吃飯嗎? 難道不是上誰家吃飯就是誰做飯嗎? 為什么姑奶家的飯是娘做的呀? 晴天的小腦瓜已經(jīng)快被這些問題繞暈了。 她可憐巴巴地看著葉大嫂,生怕葉大嫂因為自己沒嘗出她的手藝而傷心。 “娘,都是我的錯,我應該嘗出來才對。”晴天說著,兩顆晶瑩剔透的淚珠就已經(jīng)掛在了眼睛下方。 “哎呀,娘可一點都沒怪你,咋還哭上鼻子了?”葉大嫂趕緊抱起晴天哄了起來,“乖,不哭了,你看,表叔都看你呢!” 葉向磊看著晴天哭得可憐巴巴的樣子,起身跑過去打開自家炕琴,抱出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匣子打開,從里面拿出一個已經(jīng)被盤得十分溫潤的小葫蘆塞進晴天手里。 “晴天快別哭了,看小叔給你個什么好東西。” 葉娟兒看見不由得嘖嘖稱奇道:“今天這是怎么了?平時把那破匣子當寶貝,里頭的東西連我和他爹都不能碰。 “去年過年,他大姐帶著孩子回門,孩子看上他那個小葫蘆了想要,他硬是死活不給。 “那天把孩子給哭的啊,氣得他大姐飯都沒吃就回去了。 “我還以為他要把他那寶貝葫蘆一直帶到棺材里去呢! “今天竟然舍得給晴天了,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晴天手里抓著小葫蘆,淚珠還掛在臉蛋兒行呢,嘴角就已經(jīng)開始上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