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日下午7時,一架c53運輸機在4架福克ta-152d戰斗機護航下,順利抵達滬都虹橋軍用機場。 “司令 !” 裝甲1師林譯、合成13師蔡中虎,早已在跑道上等候多時。 “蔡師長你們合成師集訓的怎么樣,執行這次任務沒有問題吧,還有我讓你帶的東西帶上了嗎?”盧簫嘉走下旋梯,拍了拍兩人的肩膀。 “報告司令,我們合成師只是晚三個月集訓,軍事素質不比已經結束集訓的裝甲1、2師差哪里去。”蔡中虎自信的回復道,還露出微笑,“不過司令你要我帶的東西,現在估計還在路上,不過2個小時后就能抵達?!? “嗯,不錯明天你們跟海軍聯合,跟扶桑人送點意外驚喜?!? “司令,那片區域的老百姓怎么辦?”林譯忍不住問道。 “無妨,這些問題我已經解決了,你們明天給我放心大膽的轟 !” 說罷,幾人紛紛坐上吉普車,朝著滬都守備司令部駛去。 與此同時,象山灣軍港,2艘希佩爾重巡洋艦駛入深藍大海。 傍晚9時,滬都戒備森嚴的靜安軍用火車站內,6列滿載狀態的br52重型列車緩緩駛入火車站。 士兵們陸續將平板車上的36輛su-203毫米自行火炮、24輛六號虎王坦克……等數百輛重型裝備卸下車。 圖為su-203毫米自行火炮,還有一半參考su-152車體即可 其中強拆團的36輛su-203自行火炮,粗大的炮管顯得尤為恐怖。 這是一種種來自羅剎國,將蘇式暴力美學,展示的淋漓盡致的作品。 su-203自行火炮,產自佩特羅夫兵工廠,在su-152自行火炮的底盤上,強行安裝1門破壞力巨大的m-40式203毫米重型榴彈炮。 全車總重約46噸,公路速度為35公里/時,因仰角有限,它曲射的時候,最大射程也只有13公里。 但是它平射的時候,卻可以貫穿4米厚的強化鋼筋混凝土工事,除了“強虎”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強拆王。 第二日,清晨5時40分,滬都扶桑海軍陸戰司令部,此司令部位于滬都蜀川北路和東江灣路交叉路口,占地約6000平方米,是一座褐色的四層堡壘建筑,呈“口”字型。 四周為營房和倉庫,中間是2500平米的操場,最多可以容納四千人,大批裝甲車也可以開進開出。 扶桑海軍陸戰司令部的位置,并不是在扶桑租界里面,它是在華界一個推伸出去的據點,那里算得上滬都虹口區較高的一座建筑物。 司令部樓頂設有瞭望塔,并安置了重機槍、火炮,居高臨下控制著周圍的交通要道,可謂是易守難攻。 這個時期,陸戰隊司令部內駐扎約3000名扶桑兵,配屬有4門大正11年式75毫米高射炮、48挺大正3年式重機槍、8門大正11年式70毫米曲射炮、12門大正11年式37毫米平射炮。 扶桑軍部甚至高調夸耀,這座司令部的裝備,不亞于“任何國家之軍隊”是一座不可摧毀的堡壘。 注:真實歷史的1923年,司令部根本沒這個規模,也沒這么多人,小說劇情需要,不要太當真。 前世的“一二八事件”滬都保衛戰,數萬華國軍人因缺乏重炮,死傷數千都沒攻破這棟鋼鐵水泥堡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