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盧簫反應過來,“爹這不是沖鋒槍,是突擊步槍,火力跟沖鋒槍差不多,但是射程比老式步槍稍微差點,你老看會就知道了。” 由于靶場規模有限,所以這六萬人都是輪番實彈射擊考核的。 此時上千名士兵,正有序排隊在發彈員處領取彈匣、彈鼓。 當時組建這兩個步兵師,盧簫嘉就是為了碾壓扶桑國的甲種師團。 所以除了在火力、士兵素質要碾壓扶桑士兵以外,槍法也必須跟上。 要知道前世抗倭戰爭,扶桑士兵的槍法可是讓人毛骨悚然。 尤其是初期組建的那十七個甲種師團,槍法更是神乎其神。 甚至抗倭戰爭中,還流傳著一個“三槍倭軍”的說法。 意思就是說,扶桑士兵如果遭到突然襲擊,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敵人第一槍判斷出敵人的方向。 第二槍他們就會瞄準開槍的敵人,如果敵人再開第三槍的話,那么很有可能就被扶桑士兵開槍擊傷。 這種說法,也足以證明扶桑士兵,那令人瞠目結舌的槍法。 俗話說,除了極少數天生的神槍手,其它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這句話可算在扶桑士兵身上應驗了。 扶桑新兵訓練期的射擊訓練,是一個重要時間段,每名扶桑新兵每一個月能領取大約120~150發子彈。 也就是說每名扶桑甲種師團士兵上,光一個新兵訓練期,每人最低會消耗一千發子彈用來練習射擊。 再加上有坂38式步槍較高的精準度,在結束新兵訓練后,大部分扶桑士兵采用跪姿射擊,能精準命中300米外的人型靶,百米甚至能擊中頭部。 此外,扶桑軍隊內部,還會不定時的進行射擊考核,要求非常嚴格,達不到標準的士兵還會遭到懲罰。 為此盧簫嘉也專門給出自己的設定,新兵集訓期,每月舉行四次實彈射擊考核,普通士兵每次可以領取30發彈藥、機槍手則是75發彈藥。 眼下上百名士兵也領取到彈藥,開始有序進入靶場。 步槍手用的武器還是stg44突擊步槍、g43半自動步槍,少量后勤兵種用的則是mp40沖鋒槍。 步槍全部配屬zf-4型四倍瞄準鏡、zf43型六倍瞄準鏡。 別問gew43半自動步槍哪里來的,偵察、傘兵部隊中有。 而機槍手的武器,則是帶d-t15型突擊彈鼓的mg42通用機槍。 帶d-t15型突擊彈鼓的mg42通用機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