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23年1月7日。 淮省齊燮沅的異動,早讓各國列強有所察覺,感受到戰火氣息的列強,為了避免戰火燒到滬都,殃及自家租界,也紛紛派出軍艦駐扎滬都。 滬都寶山吳淞碼頭,此刻正停泊著數艘軍艦,扶桑國海風號驅逐艦、山姆國維克斯號驅逐艦、約翰國卡里登號輕巡洋艦、高盧國狂風號驅逐艦、羅馬國獅號驅逐艦……等等。 “嗚!嗚!嗚!” 一道沉悶的汽笛傳來,吵醒了駐扎在艦中水兵們的美夢。 卡里登號巡洋艦船艙內,海軍上校查爾斯罵罵咧咧的爬起身。 “該死,到底是那個國家的軍艦,偏偏要選在這個時期停泊 !” 查爾斯透過舷窗,發現這是3艘他聞所未聞的軍艦,并且還沒有懸掛國旗,此刻正逆流而上朝上游駛去。 海風號驅逐艦甲板上,吉野昭畑少佐看著眼前這幾艘舉止怪異的軍艦,也是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真是奇怪了,沒有國旗的未知軍艦,還有朝上游駛去這是干什么。” 木蛟號驅逐艦上,鄧仕倡平靜的看著,一艘艘停泊在自家碼頭上的外國軍艦,心中很不是滋味。 這就是國家貧弱的代價,所謂的保護領海不受侵略就是笑話。 自1840年約翰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行用武力,拉開華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自那以后,外國軍艦便可以肆意橫行在華國江河流域中。 后來西方列強,甚至開始使用軍艦上的艦炮,威壓腐敗無能的華國宣朝,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這種局面直到1949年的渡江戰役,華國軍隊第三野戰軍,開炮擊傷約翰國紫石英號護衛艦。 這才結束了約翰國等西方列強在華國“炮艦外交”的最后終結。 “艦長,這是總司令急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