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夜,煙霧繚繞的房間內,盧簫嘉指尖夾著煙,聚精會神的研究著桌上這份華國鐵路網圖冊。 接著又翻開一旁的禹省地形圖,對照鐵路圖,仔細觀摩起來。 可以看出禹省沿海地區大部分都是以平原、丘陵為主,中部地區主要為一塊被兩座山脈夾在中間的盆地。 看著禹省這種地形,盧簫嘉也有些犯迷糊,不知道以如今的科技水準,到底能把鐵路交通發展成何種狀態。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這個時期華國各省公路的覆蓋率,其實還勉強看的過去,但是公路的路況實在是一言難盡。 在這種情況下,盧筱嘉自然沒精力去到處修高速公路、柏油馬路……鐵路交通就成了當下最好的選擇。 自1804年特里維西克,在南威爾士的pen-y-darren鑄造廠制成人類第一臺蒸汽火車頭以來。 到目前為止,鐵路交通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幾乎貫穿了人類整個近代工業化歷程。 一條條綿延無盡的鋼鐵大動脈,以其龐大的運輸能力,成為世界各大工業國獲取資源的利器,深刻影響著世界政治、經濟、民用、軍用格局。 哪怕是盧簫嘉前世,再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世界各國依然脫離不了鐵路線運輸這種高效且經濟的運輸方式。 1876年7月3日,約翰國怡和資本集團在華國修建的吳淞鐵路線,正式通車運營,使用軌距762毫米的窄軌,這是在華國的第一條鐵路。 1881年,唐胥鐵路開始動工,同年11月,唐胥鐵路線正式竣工,成為華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從1897年開始,羅剎國、漢斯國、高盧國、扶桑國……等列強國家開始在華國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大興土木,修筑鐵路線。 到了今天,華國已經擁有東省鐵路線、南滿鐵路線、膠濟鐵路線、滇越鐵路線、汴洛鐵路線、粵漢鐵路線、隴海鐵路線、京奉鐵路線、京浦鐵路線……整整1.4萬公里的鐵路線。 但是很可惜,這些鐵路很大部分的使用權都不屬于華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