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前量子計算機的制作提議有不少,在他看完所有材料之后,總結了其中最有可能的三種架構模式。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確定其中一種,最后進行改進設計。 最后便是做出來試試看,到底能不能行,徐舟也不敢保證一次性就能成功。 而目前的三種架構也分別有不同的限制,超導電路,半導體量子芯片,離子阱。 按照現在徐舟的看法,最有機會成功的應該是超導電路這一架構。 它能實現高保真度的量子特性,比特數目最多且具備擴展性。 至于缺點……自然就是電路材料和設計難度。 第二種半導體芯片的好處就是量產方便,只要成功在實驗室中實現第一個樣品成功,普及起來極快。 至于最后一個……說實話,徐舟很心動,比起超導電路離子阱的保真度最高,量子保真度高避免了大量糾纏錯誤的量子位,不僅浪費,還影響結果。 可惜離子阱的體積太過龐大,實在是不方便應用在各個制造行業。 至于半導體……他也不急著量產,沒必要追求這個。 于是徐舟將方向定在了超導電路上。 而選擇這一點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早就掌握了超導材料。 常溫超導體技術已經解決,剩下的便是設計電路問題…… 想到這里思緒如飛,徐舟匆匆扒了幾口飯菜,仿佛在與時間賽跑。他急于回到實驗室,將心中的想法付諸實踐。 回到實驗室之后,徐舟屁股剛一坐下,高赫便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臉上寫滿了焦急。 “院長,你剛剛出去了?”高赫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和緊張。 徐舟愣了一下,隨后點頭笑道: “是啊,前期參照論證階段已經結束了,總算是能暫時喘口氣了。” 他輕描淡寫地說著,一邊指了指門外。 “順便去食堂吃了口飯,透了口氣?!? 聽到這話,高赫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長舒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天知道這段時間他有多擔心,擔心徐舟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倒下,擔心龍國的未來會因為缺少了這個核心人物而陷入困境。 這五天時間,來的大部分人都被他攔住了,劉忠民院長過來得知這件事之后也沒有進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