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舟點頭表示認同道: “那我們現在能做些什么?” 劉忠民也有些無從下手。 這時海洋生物專家錢九賦插話道: “其實這種事情必須要在初期的時候進行控制,我的建議是大范圍在海面對海底使用多頻海底回聲探測儀探尋海底現在是否還有這種巨物?!? “如果還有類似于那種章魚體型大小的生物,必須進行處理,否則海面將會隨時出現危險,影響漁船和航行船只的安全。” 徐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五十米的體型,一般的漁船遇見了基本上必死無疑,這的確是要抓緊解決的事情?!? 這時劉忠民道: “我會立刻上報安排這件事,最后對櫻花島周邊海域進行臨時封鎖,禁止出海!” 眾人商量好了初步應對,徐舟趕緊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室內。 通過剛剛腦海中的搜索尋找,徐舟也已經基本確定了自己接下來為了應對深海而要緊急開發的技術。 只希望時間再多一點,只要不是短時間被發展惡化,他就能開發出一個可以在深海區進行探索航行,甚至是作戰的最新裝置出來。 就目前來說,材料這一塊是不用擔心了,虎鯨號當初使用的超級合金技術完全可以應對海底萬米以下的水壓強度。 而在水壓上的問題解決后,現在最大的難題無非就是穩定且可以長時間運行功率足夠大,體型足夠小的動力能源系統。 而對于這一點徐舟不禁有些期待地看向一邊研究室內的巨大磁圈。 這玩意他早在一兩個月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了,那時候石油體系被迫驅逐龍幣,最后雖然被天基武器解決了危機。 但是徐舟就在想,石油結算體系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影響力無非就是因為能源問題。 如果有一樣東西能代替石油,世界以后還需要石油結算體系嗎? 所以在那之后,徐舟一次性消耗了存了很久的三百多萬熟練度一次性全部花光,這才解鎖了現在正在進行的技術。 具備清潔,高效,長久穩定,安全的同時還可以控制能源大?。? 這便是近些年來,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都在試圖攻克的難題,可控制核聚變能源! 俗稱人造太陽! 為什么說這玩意是目前全球所有國家都在追求的技術,主要還是對比傳統能源優勢太多。 首先,這玩意的燃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的。 在上個世紀初期,有人發現一個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后和一個氚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碰撞,兩個原子核發生了融合,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原子核! 而在這個過程中足足釋放出了17.6兆電子伏的能量,這也是太陽可以持續幾十億年發光發熱的原理,也是可控核聚變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原因。 而這項技術中的兩種原料氘便大量存在于海水之中,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經過核聚變可提供相當于300升汽油燃燒后釋放出的能量! 至于氚,雖然自然界中沒有,但是依靠同鋰作用可以產生,而海水中也含有大量鋰。 因為核聚變反應不會產生放射性物質,產生的氦氣對環境也沒有什么污染,可以說是既干凈又好用安全, 現在這項技術在徐舟這段時間夜以繼日的學習和模擬下,終于度過了前期的理論環節,接下來便是著手開始制造實物了! 有了這項技術,未來不僅僅是探索深海區域,還可以應用在航天宇宙的探索上。 總之對于龍國未來的各個領域發展都會有巨大的幫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