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溫軟語開心的跟王姨介紹:“王姨,這是我家鄉的鄰家哥哥,一直很照顧我的?!? 王姨歉意道:“抱歉,最近太多搗亂的人了,我沒查問清楚?!? 羅青擺擺手,大度的道:“沒關系,是我沒有提前聯系好,想給小軟妹妹一個驚喜。” 溫軟語確實很驚喜,接過羅青手里的大袋子,領著人往里走:“羅哥哥,你怎么會突然來京都?” “山里的希望小學建起來了,這次我來京都,是想看看首都的孩子用的什么教材,練習冊,我想做個基礎調查,購買一批書本回去,所以來看看你,我們都很感謝你,要不是你希望小學都修建不起來?!? “羅哥哥跟我還這么客氣,該感謝的不是我,而是你們這些一直在山里從事教育,從來沒有放棄過的人。” 羅青是他們大山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考上了師范大學,畢業之后,就回山里當老師了。 當年不管是學習和生活,這位鄰家哥哥,都幫了溫軟語很多。 羅青打開提著的大袋子,笑著道:“我給你帶了你愛吃的雞蛋,是學生家里一起湊的,可惜我路上不小心摔壞了兩個,這是劉大叔給你摘的南瓜,這是李婆婆做的泡菜,說你喜歡吃,這次給你多帶了些,還有……” 羅青的背包里,手提的大袋子里,全是村民們給溫軟語帶的東西。 大山里的人,性格相對簡單樸素。 他們會因為誰占了他一角地,扛著鋤頭罵好幾天,會因為曬稻谷的時候,為了搶一塊地盤打起來,也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計較。 可他們也會看著五歲的孩子獨自生活,不忍的送上一碗飯,也會在幾歲的孩子洗衣服掉進水里,跳下水塘把人救起來,也會看著這個孩子一天天長大,看著她走出大山,欣慰又驕傲的送行,也會拜托同鄉不遠萬里的送來雞蛋蔬菜。 溫軟語眼眶紅紅的道:“謝謝大家了,大家都還好嗎?” “大家都好,學校已經建好了,老校長說,那些之前被接回家的孩子,家里人已經同意讓孩子繼續上學了,以后會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太好了!” 溫軟語像小時候一樣,抓著羅青的手。 傅擎深下樓的時候,就看到這樣一幅畫面。 他昨夜睡得不錯,醒來精神很好,頭也不疼。 想著要送溫軟語去學校,他沖了個澡,換上白襯衣,領口的扣子解開兩顆。 他昨天注意到溫軟語看他的眼神了,傅擎深很擅長觀察人心,更擅長利用自己的優勢。 可是他下樓就看到溫軟語抓著別的男人的手。 那個男人穿著很舊的白襯衣,臉很白,帶著一種書生氣。 傅擎深一下子臉就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