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六十三章自作自受的楊憲 下一刻,朱元璋立馬沖著宋利吩咐道:“去,把太子請來,速至!” “是,皇爺!” 朱元璋吩咐完宋利以后,扭頭便立馬換上了一副笑容,心情大好,對著笑道: “惟庸啊,再給咱講講,這仙糧的事兒!” 朱元璋心里都清楚,土豆的出現,擺明了就是要留名青史的大好事。 真要是把這“仙糧”給普及開來了,那絕對是活命無數的。 一心想著栽培自家兒子的老朱,怎么可能把小朱給忘記? 不過,仙糧是胡惟庸發現、種植并且獻上的。 而且對方不僅主動獻寶了,還是自家老兄弟,那當然要給個面子,象征性的說一下。 好在胡惟庸也沒含糊,那叫一個當機立斷。 其實對于胡惟庸來說,他巴不得小朱趕緊參與進來。 開玩笑,但凡對明初歷史稍稍有些了解的,誰能不知道小朱的地位? 這對于立志茍著擺爛的胡惟庸來說,只要能搞定老朱、小朱,他的擺爛生活便徹底無憂了。 至于說名聲、收益? 呵呵,只要結果夠好,過程算個屁! 胡惟庸笑瞇瞇的跟朱元璋科普起了土豆的相關習性。 只是,他悄咪咪的把自己當初第一批種植的種子數量,往上翻了一倍還多。 畢竟,他那可是有個親自種植產量翻倍的系統獎勵在的。 不這么遮掩一下,要是老朱期望過高,種不出自己那水平,到時候豈不是自己的功勞還要打折扣? 那與其這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降低對方的預期。 反正土豆那恐怖的產量,哪怕降低一半,放在這個時代,那也是妥妥的高產。 叫一聲仙糧,那是絕對當得起的。 “陛下,臣有個建議,此物,最好由陛下或者太子殿下,安排可靠的人手,分批、分地種植。” “這樣一來,既能互相驗證產量,同時也能試試這土……哦,仙糧在不同田地里的長勢。” “等過上一兩年,這產量上來以后,咱們再開始一步步的推廣。” “陛下覺得如何?” 這些話,可就不是之前開玩笑、拉家常般的戲謔了。 因為說的都是最重要的涉及到整個大明民生的要事,那自然得規規矩矩的君臣奏對才是。 雖然,這個君臣在奏對的時候,是兩人坐在臺階上,湊在一起說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