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百姓的幸福-《初唐小閑人》
第(1/3)頁
“二娃子,你回來了?”
翌日,李讓正在水渠邊洗漱,忽然聽見趙大伯有些驚喜的聲音。
“咕嚕嚕~忒。”
將口中的鹽水噴出,李讓看著一臉驚喜的趙大伯笑道:“是啊,昨夜回來的,大伯這是要下地?”
“是啊,去翻翻地,馬上要到雨水天了。”
趙大伯應(yīng)了一聲,顛了顛扛在肩膀上的鋤頭,笑問道:“聽虎子說恁要在長安待好長一段時間,咋這就回來咧,事情都辦完了?”
“辦完了,不辦完侄兒也不能回來不是。”
“對了,虎子哥家小虎兒的病?”
“得虧你從長安請來的大夫醫(yī)術(shù)高明,幾針下去小虎兒又能活蹦亂跳咧,皮實(shí)的很,二娃子不用擔(dān)心。”
“那就好,那就好!”
聽見小虎兒沒事,李讓也不由得松了口氣。
這年頭幼兒夭折率高得離譜,一點(diǎn)小痛小病的都有可能帶走一條生命。
尤其是熱癥,放在后世也不過就是一場普通的重感冒。
但在這個時代,基本就等同于重癥急癥。
像太平村這種離城近的還好,可以去城里面請大夫。
但一些離城遠(yuǎn)的偏僻鄉(xiāng)村,得了熱癥,很大程度上只能聽天由命。
兩人接著攀談了幾句,趙大伯看了看天色,罷罷手道:“不說咧不說咧,額要下地咧,二娃子你回來就好了。”
“行,那您先去,侄兒隨后就來!”
送走了趙大伯,李讓回到木樓里。
木樓里堆著許多生活物資,米面糧油雞蛋都有,其中甚至還夾雜著幾條油汪汪的臘肉。
這些都是郭淮在他不在家的這些日子叫人送來的。
李讓琢磨著平日里自己也不在家做飯,換好干活用的衣衫之后,便將這些物資打包起來。
一手拎著鋤頭,一手拎著食物出了門。
先將打包好的物資送到村長王叔家,交代王嬸待會兒給大家加餐之后,便扛著鋤頭朝著村子北邊的田地走去。
現(xiàn)在是六月,多數(shù)地方都已經(jīng)收完了麥子。
但農(nóng)戶們還不能閑下來。
因?yàn)榈诙镜募Z食又要開始播種了。
關(guān)中之地自古以來都是種兩季糧食,一季麥子,一季糜子。
麥子初春時分播種,夏天收獲,成長周期約莫三四個月的樣子。
糜子在夏收之后播種,十月份左右收獲,生長周期和麥子相差不大。
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戶來說,第二季種的糜子才是他們一年的口糧。
因?yàn)槊幼硬恢靛X,而且吃著喇嗓子,貴人們吃不慣這種粗糧。
百姓們第一季種的麥子,是真正的精糧。
官府收稅也只收精糧。
所以莊戶們收獲的第一季麥子,絕大部分要先拿去給官府交稅,剩下的一部份則是拉去賣了,換成鹽巴抹布之類的生活物資。
真正能進(jìn)入百姓口中的精糧少得可憐。
也只有逢年過節(jié)或是遇上什么大日子,莊戶人家才會一臉肉痛的將為數(shù)不多的精糧磨成粉,用來蒸成饃,或者扯上一碗面片。
李讓扛著鋤頭來到地里,也不管是誰家的地,就開始翻了起來。
除了李讓之外,田里還密密麻麻的四處分散的許多村民。
第二季糧食是大家的口糧,所以沒人敢偷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惠来县|
安阳市|
舒城县|
黄龙县|
漳浦县|
准格尔旗|
三明市|
松溪县|
噶尔县|
灵丘县|
邵阳县|
泸溪县|
依安县|
宁明县|
璧山县|
河津市|
枞阳县|
苏尼特右旗|
福鼎市|
潞西市|
大冶市|
大竹县|
辽源市|
凤山县|
乌什县|
鹿邑县|
隆德县|
宁陵县|
静安区|
广德县|
安义县|
金阳县|
建宁县|
洛浦县|
九江县|
通道|
襄樊市|
兴山县|
凉城县|
万全县|